第31章 一个苦苦挣扎求生的人,一个凶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叔叔发誓说,“不出两三年,我肯定攒一大笔钱,回来盖个漂亮的房子给我妈住,娶个媳妇儿,再生个孩子,我看村里谁还敢笑话我。”
    当时叔叔还夸他有志气来着。
    在外面打工的这两年,他好像也没什么朋友,性格比较急躁,他唯一的人际关系,就是每个星期给叔叔打一次电话,问他母亲的身体状况,并且隔三差五的给他叔叔汇款,让他叔叔带他母亲去看病买药。
    从他之前的履历来看,他的人生的确挺惨的,出生在底层,母亲辛苦把他拉扯大,长大后他人生里唯一幸福甜蜜的时光,大概就是和前妻在深圳共度的那一年,那时候两人还年轻不懂事,但生完孩子之后,女孩跟他离婚了,又遭受儿子去世的打击,似乎他的精神就不正常了。
    如果他叔叔所言非虚,当年就经常失忆的话,很有可能当时就已经患上了精神分裂的症状。
    穆锦溪仔细看了武汉中医院精神科医生会诊的病例资料,还有诊断证明,都足以证明,他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应该是遭受巨大的打击之后,为了回避痛苦,主动抹除了这一段记忆。
    在庭审的时候,律师也提出了他精神不太正常的这些病例资料,但并没有被法官采纳。
    法官的理由是,他杀人的时候是蓄意杀人,而且当街杀人属于严重恶性的犯罪行为。
    不过考虑到他还有孤寡老母需要抚养尽孝,又鉴于邻居口碑较好,法官才给他判了死缓两年执行。
    这个结果可以说是相当公正了。
    穆锦溪合上资料,在脑海中推演复盘着鲍毓明的人生。
    在深圳打工的这两年,他的同事都说,他不常与人打交道,而且极其省吃俭用,几乎所有的钱都攒下来,有人要给他介绍女朋友,他也只是笑了笑,说,外面的女孩都不可靠,要回村里娶媳妇。
    至于有人问他,为什么外面的女孩不好,村里的女孩更可靠,他从来不解释。
    大家只是点头之交,也没有人去追问他。
    穆锦溪推测,虽然他脑海中刻意回避有关前妻和他那个早逝的孩子的一切,但是从内心里觉得,只有本村的女孩子不会跑路吧。
    这就是鲍毓明执着的要回老家娶媳妇的原因,为此他可以两三年下来省吃俭用。
    他父亲去世的早,孤儿寡母生活在那穷乡僻壤,一定没少受气,他从小受惯了贫穷的苦,他觉得是因为家里穷,才被人看不起。
    再加上鲍毓明情绪极端容易受刺激,说明这个人自尊心很强。
    那么这就跟他在外卖店杀人的缘由对上了。
    根据鲍毓明在法庭上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的供词来看,当时在跟那家海鲜店的老板发生口角之后,他心里担心那个女顾客会投诉他,那样按照美团的规则至少要扣100块钱,而100块钱就是他一周的生活费。
    要知道,当时美团的规则是:如果提早送达,顾客给了好评,只奖励一块钱,但好评是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拿到这个提成。
    一个月下来可能奖励没有100块,但是一单扣掉100块,这对于外卖骑手来说,是非常严苛的规则,但是为了赚钱,为了生存他们也不得不妥协。
    可是那女孩并没有投诉他,而是打算投诉海鲜店老板,因此,鲍毓明本来打算就此罢休。
    但那位海鲜店的老板却因此生气了,对鲍毓明骂骂咧咧的,两人当时发生了口角,鲍毓明虽然很不愉快,但是转身离去了。
    谁也没有想到,十几分钟后,他拎着一把菜刀冲到这家店里,当场砍杀了一名店员,那名店员当场去世,另外还砍伤了两名店员。
    鲍毓明后来在法庭上交代,他本来只想杀死海鲜店的老板,但是最先被杀的那名店员却很看不起他,很鄙视他的样子,所以他一时怒从心头起,就忘了自己的目标。
    这也很符合一般杀人犯的心理特征,他们往往缺乏长期目标,会被情绪所蒙蔽理智。
    杀人之后,鲍毓明并没有逃跑,而是坐在店里很冷静的点了一根烟。
    保安冲过来抓他的时候,他也没有反抗,只是麻木的任人殴打,直到被警方带走。
    穆锦溪推演着他那时候的心理活动。
    鲍毓明后悔杀人吗?
    在法庭上,他的辩护律师说他很后悔,说鲍毓明只是一个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的底层人物,他只是因为看不到希望,当天又受了刺激,才一时激情杀人,并非蓄谋已久,望法庭看在他过往品性的行为上,从轻发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