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或许是经历过半年的治疗之后,赵小七的状况逐渐好转,于是学校里的所有人都相信了你的能力,此时,赵小七对你来说,再也没有了利用的价值。
于是,从录音里,我们听到的是,这一次的你,居然对她说出了那句话,那样令人寒冷的十个字。
你说:那你就去试着死一死。
或许只有抑郁症病人,才能够体会到这份心情。
被自己最信任,最亲近,最依赖的心理医师对他说,你,去死吧。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时刻,生活很苦,于是营生苟且的我们,总会在某一些特殊时刻感到绝望,感觉到这样灰暗的人生里,继续挣扎着求生,也毫无希望,看不到一丝温暖。
一个没有明天的人,即使活下去,又能怎样呢?
更何况这份活着本身,已然如此艰辛,如此痛苦。
于是,死,仿佛成了一种甜美的救赎。
就仿佛死了,这些痛苦和挣扎,就会烟消云散,就仿佛只要离开这个令人困扰的世间,那么,很多事情就都会一了百了。笔趣阁书吧 .shuoba
相信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会有这么几个瞬间,想要一了百了。
有人选择静静度过,有人选择与自己最亲近的人聊聊天,有人选择用其他方式解决问题,而赵小七,这一次依旧选择相信自己的心理医师——穆锦溪。
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穆锦溪的答案,令她走上了绝路。
诚然,我们都知道,每一个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对于一位心理医师来说,长期背负着来访者的生死,是一件难负其重的事情。
但是,在赵小七身上,我们并不能完全套用这种逻辑,她和穆锦溪的关系,也不是普通的朋友之间,而是病人与医师。
也就是说,问出这句话时候的赵小七,是一个没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行为人,就像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等待开颅手术的病人,将自己的生死交到了外科医师手中。
一名外科医师,如果连续站在手术台上工作了36个小时,我们能够想象,他一定很疲惫,很累。
可是,这样的理由,就足以让他举起手术刀,干脆让病人去死吗?
穆锦溪医师与一名站在手术台上却疲惫不堪的外科医师所扮演的角色,是相同的。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如果你对自己的来访者没有足够的包容与体贴,那么,请不要选择当一名心理医师。
根据记者的事后调查,虽然我们知道,就在赵小七给穆锦溪打电话之前的一天,穆锦溪医师曾经对她说,她的谈话治疗周期已经告一段落,也就是说,短时间内,赵小七不再是她的来访者。
可是,就像一位接受过外科医师开颅手术的病人,在随后的日子里,一旦病情出现变异或者反复无常,难道不能向医师求助吗?
心理医师,与外科医师一样,身披白大褂,她们本应该是天使,对于病人而言,她们就是掌握生死的神。
可是,穆锦溪,却不是一名合格的心理医师。
因为她的那句话,赵小七选择了去死。
虽然她被及时抢救回来,但是,此刻的赵小七却成为了植物人,躺在医院的手术床上,大脑进入休克状态。只有肉身依旧活着。
这样的活着,与死亡又有什么区别。
更遑论,赵小七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她的家里一共有七个女孩,大姐早已在多年前去世,她是家中最小的幼妹,备受宠爱,除此之外,她是唯一一个考上了海华大学的人,可以说,赵小七身上担负着全家人的希望。
她的家人倾尽全家之力,让她考上了大学,可是,谁能想到,女儿不幸罹患抑郁症,谁又能够想到,赵小七走向海华大学心理咨询科室的门口,见到穆锦溪的那一瞬间,本以为那是能够拯救她脱离地狱的人,却没想到那人最终带她走向死亡。
海华大学有这样一名心理医师存在,如果穆锦溪不离开,试问,哪个学生还敢进入心理咨询科求助?
而这样一个漠视生命的心理医师,她有什么资格为人师表,她若走进教室担当教授,她所教育出来的学生,将来会是怎样,我们的社会,敢让这样一个人面兽心的人来担当教书育人的重责吗?
海华大学的心理咨询科,本是义务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和治疗,可是,为了赚钱,穆锦溪竟然让赵小七转而到她的私人心理诊所接受治疗。
从穆锦溪的官网上能查到,她的治疗费用预约一小时1888起,而赵小七家里却一贫如洗,赵小七拿什么来支付这昂贵的治疗费用?!
难以想象,不敢想象!
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她曾经取得的那些从业资格证是否属实?
她进入海华大学教这些学生,是不是为了拓展自己的客户资源?
因此,我们强烈呼吁,海华大学严肃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