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早上去上班的时候,杨平从急诊科路过,那里还是闹哄哄的,急诊科是24小时不打烊的地方,年年如此,日日如此。
回到研究所,杨平觉得还是研究所安静,与急诊科相比简直是两个世界,杨平挺佩服急诊科的兄弟们,每天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从事着救死扶伤的工作。
住院总李医生睡眼惺忪地跑出来,他早上只睡了一个小时,连续熬了两个通宵,都是被急诊科拉去会诊,昨天后来又去会诊好几个患者,一夜没合眼,这几天急诊科像疯了一样,总是向研究所摇人。
不过总住院嘛,谁不是这样过来的,总住院哪有能睡好觉的,研究所的总住院还好点,不是特别病例不会叫到他,要是骨科的总住院,肯定每天累得胸口发紧呼吸急促两眼昏花头晕脑胀四肢发软,最后嘶哑着嗓子挂断电话,
该跑的还跑,谁叫你是住院总呢。
醉酒的患者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他只是醉酒而已,生命体征非常稳定,没有生命危险,女记者闹腾了一夜,也觉得很疲倦。
早上,医生护士查完房告诉她,可以结账出院,已经没事。
女记者尽管很疲倦,但是现在心中的怒火腾地又烧起来,倒不是别的原因,而是她在这家医院整个过程没有受到重视,只是被当作一个普通人,这是她最不能容忍的,所以她找各种茬,目的就是逼迫急诊科给她和丈夫特殊待
遇,给一个单间病房,然后派医生护士时刻守护在床旁。
但是这些要求急诊科没有一项满足她,不仅没有满足,而且根本无视她的要求。
女记者收集整个治疗过程的资料,图文并茂的写了一篇文章,准备发出去。
当然,她不可能依据事实来发,她从来没有这样的习惯,她只发她想要的,只是为了表达她的情绪,实现她的目的,吸引大家的眼球,其它不重要。
她的文章大致意思是:她的家属来三博医院急诊科,已经生命垂危,这里医生护士不闻不问,一直在一边不管,直到她丈夫自己醒来,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所谓的教授在她几次呼救时竟然置之不理,简直就是漠视生命,
她多次想使用手机拍照,但是该院医生居然对她拳打脚踢,病情夺走手机摔烂。
早上,他丈夫的单位的几个部下得到消息,立马开车来接人,接走的时候,女记者顺便把医生护士又训斥了一通。
血压下降差点休克的小仙女被医生问了好几次,最后她才说出来,说自己吃了四颗拜新同,一般剂量一颗,30毫克,她一次吃四颗是120毫克,四倍的剂量,难怪血压莫名奇妙的下降,还找不到原因。
要不是因为她体重比较大,这四颗拜新同可能让她休克。
她吃药的理由很简单,她认为,降压的药物也能够降低血脂,所以吃着试试看看能不能降脂,在她的逻辑里面:降压可以降脂,降脂可以减肥,所以嘛,就吃上降压药。
有些事情压根没有逻辑,所以不能用逻辑来解释,是这样就是这样,存在就是存在。
其实杨平也没有觉得多少奇怪,毕竟以前他在急诊科轮科的时候,遇到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有的病人血压飙升到两百,但就是不肯降压,说骂医生忽悠他的钱,他说他有贫血,贫血是血少了,高血压是血多了,这是矛盾
的,他说这个道理三岁小孩都知道,不可能同时存在高血压和贫血,所以他断定医生是忽悠他的钱,他的身体他自己有把握。
“昨天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外伤患者,脊柱都对折了,听说在下货的时候,车上的钢卷直接滚下来压在他背上,直接压下去,在胸腰段这个位置,上半身和下半身像合页一样合拢,脊髓严重损伤,急诊手术是谭主任做的,来
的时候那样子挺触目惊心的。”
李医生详细地汇报昨天晚上的一些病例。
研究所现在是独立的,南都医大的所有实验室合在一起,组建成医学科学院,所以医学科学院现在比三博医院从架构上来说还高一个等级,但是因为科研与临床一体化,所以研究所还需要与三博医院医院保持紧密的联系,层
级结构已经改变,但是相互的来往关系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改变。
毕竟两家在一起,研究所是三博医院的院中院,很多东西还没有可能完全脱离开,也不需要脱离。
“这昨天是什么日子,急诊科这么猛,没一个轻松的病例。”
“我也纳闷,昨天怎么回事。”
大家议论纷纷,交班前难得有空讨论一番,放松放松,不过嘴上聊着天,他们手上的活没有停。
“大家的医保病例注意一点,有些诊断和治疗都不怎么规范,整改的意见我已经打印出小纸条夹在病例里,不需要整改的也有合格的小纸条,没有小纸条找我。”
一个戴着圆圆的黑框眼镜的女医生风风火火地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