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4新董事长产生,有人开始鼓掌,苏浩却感觉每一巴掌都是扇在自己脸上
方玉斌再次来到西海,走出机舱时,身后还跟着两人。其中一人是金发碧眼的洋人,另一人便是苏晋的老同学凌菲,如今她已是康成医疗公司CEO。经由方玉斌牵线搭桥,凌菲从北京一家风投获得了投资,她筹划多时的海外医疗服务项目投入运营。
苏浩亲自来机场接机,方玉斌正想向他介绍凌菲,苏浩却早已热情地伸出手:“我妹妹的好闺密,还用得着你给我介绍吗?”
凌菲亲切地招呼道:“哥,我们可有些日子没见了。记得上回见面是在美国,我还去你那儿蹭过饭。”
方玉斌恍然大悟,说:“敢情你们才是老熟人。”
苏浩说:“我有些日子没见着凌菲了,不知道当年的医学博士,如今成了成功企业家。宋总的病,这次还得有劳你。”
凌菲客气了几句,又把身旁的洋人介绍给苏浩。这位从美国远道而来的乔森教授,是脑血栓治疗方面的权威专家。
汽车驶出机场,径直前往医院。车上,方玉斌问苏浩:“海丰银行明天就要开董事会会议,你接任董事长的事已是板上钉钉了吧?”
“不敢讲板上钉钉,只能说把握挺大。”苏浩话说得谦虚,得意之情却写在脸上。
方玉斌笑着说:“有把握就好。”
苏浩说:“多亏了宋总,他在病床上,话都说不清楚,还为这事操心。他把好几位股东叫到病床前,然后拉着我的手不停点头。所有人都明白,他这是拼了命举荐我。”
“是啊。”方玉斌点了点头。
苏浩忧心忡忡地说到宋长海的病情。国内专家来西海会诊过,一致认为宋长海的病很重,会留下终身后遗症,甚至从此站不起来。正因为这样,苏浩才对凌菲以及远道而来的乔森教授寄予厚望。
进入病房后,方玉斌见到了病床上的宋长海。据医生介绍,他的四肢已经有了知觉,口里也能断断续续说出几个字。但何时能下床,谁也没把握。医生更直言,即便治疗取得重大进展,依旧会留下严重后遗症。
乔森检查了宋长海,又查看了病历资料,并与医院医生进行交流。苏浩与凌菲在一旁,为乔森当着翻译。
对于宋长海的病情,乔森与国内医生的判断大致相近。通过磁共振发现,宋长海脑内血栓的位置正好在关键区域,因此病情远比一般患者来得重。经过前期治疗,病人已脱离生命危险,后期治疗主要以溶栓为主。乔森说,美国刚好出了一种新药,对于溶栓很有帮助,但这种药目前并未在中国上市,而且价格昂贵。
宋长海的年轻夫人立刻问道:“可以在美国买了带回来吗?不管多贵我们都买。”
得到乔森肯定答复后,苏浩说:“需要什么药,乔森教授可以列一个清单,我们派人去美国采购。”
乔森开出清单后,又说:“想要最大限度减少后遗症的影响,还是需要将宋长海先生送去美国治疗。”
凌菲解释说:“现代医学有四个家族成员,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其中康复医学的职能是让患者‘虽病不残、虽残不废’。有别于其他临床治疗,康复治疗几乎没有所谓的标准化治疗,更强调的是私人定制。整个康复治疗过程耗时长,且需要有治疗师全程跟踪,并及时评估康复疗效,适时调整治疗计划。”
凌菲又说:“中国一直有重治疗、轻康复的观念,这跟美国大不一样。目前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还把康复医学作为选修课。而在美国,康复医学是必修课。所以,两国在这方面的水平差异很大。”
宋长海夫人问道:“是否等老宋病情稳定之后,就可以进行康复训练?”
乔森说:“按照美国医疗界的观点,康复训练越早进行越好,甚至可以与治疗同步展开。”
凌菲补充道:“乔森教授说的是理想状态,但考虑到宋总目前的状况,最好还是等他病情稳定一些再去美国。因为民航飞机上没有完备的医疗器械,不知道长途跋涉中病人是否会出现突发状况。”
“哦。”宋长海夫人先点了点头,接着又说,“普通民航飞机上没有医疗器械,但要是包机去呢?”停顿一下,她又说:“我就是希望老宋早点接受先进的治疗,这样康复的机会就大一些。”
凌菲做海外医疗服务,整天和有钱人打交道,但像宋长海这样土豪的客户,主动提出包机去美国的,还是第一次遇到。她与乔森商量之后答道:“目前美国有医疗专机服务,必备的医疗器械专机上都有。乔森教授说,到时他还可以将一些专业器械以及自己的医疗团队一起带上飞机。以宋总目前的状况,只要保障措施到位,飞去美国应该没问题。”
“那太好了。”宋长海夫人有些兴奋。
凌菲又说:“只是这种医疗专机,
比起一般的专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