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德”上说还是谁也生不着谁。但八年之后元将张弘范灭宋于崖州,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宋是火德,火克金,和现实正好掉了一个个儿。后来元朝大力禁止图谶之说,不知是否就是怕人瞧出这个破绽。
这事若搁到别的朝代,早就有人上书建议改德了;这蒙古人都是倔脾气,死活就是不改,俺金德怎么了?金被火克怎么了?宋还不是被俺捏了?那些住在元大都的北京元人们猜得中这开头,却猜不中这结尾;就在他们还在美的时候,真正克他们的火德悄悄出现了…………那就是明朝。
明朝属火德,“明”这个国号有传说指出是“三重火”,明是汉人王朝,汉朝是火德,称为炎汉,两重;明朝天子姓朱,朱是赤色,赤色属火;又明字拆开是日月,日者阳之极也,日配朱色,也成一火。
按照惯例,火生土,下一朝当是土德才对;然而或许是因为明朝有三火,太大了,只能克,不能生,于是反明的人不约而同地扔掉沿用了千年的“五德相生说”,重新捡起了满是灰尘的“五德相克说”。比如闯王李自成,打进北京以后建立大顺朝,登基称帝,就宣布自称为水德王,以水克火;不过问题在于,不知道他从哪本书看来的,居然以为水德尚蓝,于是满朝文武都成了蓝精灵,真是诡异。
而真正灭掉明朝的满清,对此则早已准备周全。皇太极早在关外就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意以三个水德一副炸弹来毙掉明朝的三个火德。说实话,这怎么听都觉得很玄幻……民国初年续修的《仪封县志》还有记载,村民们曾经在十堡村火神庙前挖出来一具铁牛,上面的字被侵蚀的很难辨认,只能看到前面写着‘水德’,末行有‘大清’字、‘乾’字、‘四十四年’字。这也算是趣话之一。
这些传说,就是五德学说最后的余光。其实写到明清,关于五德的话题就已经没有多少。从宋以后,“五德始终说”逐渐式微,到了明清已经基本上沦为谈资,这东西终于不再象当年那样威风八面万民仰止了。
事实上明清两代对五行学说仍旧痴迷,比如朱元璋就将自己的后代事先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起好名字,朱棣这个辈份的都属木德;他儿子朱高炽,属火德;其孙朱瞻基,属土德;曾孙朱祁镇,属金德;玄孙朱见深,属水德;再比如说清朝护卫北京的八旗就是按五行相克确定居住方位,东方属木,金克木,而金色尚白,于是正白旗和镶白旗都拆迁去了东直门地铁口和朝阳门。但是这些都属于五行上的应用,而五德则不再被两朝皇室当做一件大事来看待,充其量只是用来做修辞上的装饰品。从此五德五行,也只有一些无聊的知识分子、喜好怪力乱神的民间传说、玄幻小说作者和如我一般放着毕业论文不写却搞这玩意的闲人才有兴趣了。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建立,五德始终本该走到了尾声。不料冒出一个袁大头又搞复辟,自己登基称帝,年号洪宪。据说这“洪宪”来源很有意思,本来最初用的年号是昭武,后来有人说这是吴三桂当年造反用过的,不吉利。于是就有高人出现,说不如用“洪宪”,明朝开国年号洪武、清朝心腹大患洪秀全、武昌起义首领黎元洪,皆带一洪字,大是吉利,于是袁氏诏准…………按照道理,当年袁绍、袁术兄弟两个自称大舜后裔,舜是土德;而土恰好又克清水,袁氏某人就以这个原因而应了土德才对。可惜他手下皆是糊涂蛋(以杨度的学问,按说不该不会觉察到。),也不知道谁出了主意,这袁朝居然就奉了火德,登基那天还拿了好些红油漆把紫禁城涂了个遍。
袁氏以后,就是民国。据我一位朋友说,林语堂当年拿民国青天白日旗开涮,说这旗尚青,那民国合该应木德。袁世凯系非正统,抛开不提。清是水德,水生木恰是民国。如此看来的话,咱继续往下推演,五行相生,木生火,火德尚赤,无怪十几年后全国河山一片红了也……
姑妄听之,姑妄听之。
四九,新朝既兴,太祖会四方儒士于京,令议车旗服色诸事,以彰正统。国子监大祭酒、翰林学士郭沫若具表奏称:“曩者满清附水德,而渐于民国;竖袁篡清,故不称克,曰生。水生木,则民国应木德。至蒋獠夺宫,外削北洋藩镇,内攘民党异志,终得以据窃神器,自成一朝。则锐金克木,故彼倡青天白日旗,尚白也。迩后我天朝神膺天命,扫荡六合,驱貔貅之师以定鼎,逐蒋逆蕞孽于澎湖,武威所至,莫不影从。四海晏靖,九州归心,此匡古未有之盛也。前朝金德,洪火克金,我朝当承火德,尚赤也。又,我朝以“无产”为纲,发自黎民,民者,后土也,土德尚黄,宜相阖。陛下脱误从此,国祚可延。”
太祖嘉许,遂定赤旗,斑以黄星五点,取九五之意,以为朝廷徽征。诰诏诸府道郡县俱各易帜,由是河山一片红矣。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五行志》
自古乾正坤辅,顺乎于天;齐桓起于管仲,方有霸主之业;昭烈谐于忠武,乃辟鼎足之分。本朝自开国以来,圣主数降,贤相累出,君臣相济,克终成事。前有周文正公、后有李文襄公、朱忠介公,皆一时骐骥,尽粹于朝中。我朝上应火德,火生于木,木助火燃。周公、李公、朱公名姓皆隐木字,合于木辅火荣之象;得士如此,国兴而火昌。况,木者,克土,则梳政爱民,总理其职分也。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谶纬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