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捌拾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皇帝喜欢他的才华,特将他点入二甲,入了翰林院。
    他向来是个没什么野心的人,日日在翰林院中勘书研典,日子倒是过的如鱼得水。一日,他在翰林院的书楼里见着了一个锦衣玉冠的小小孩童,那孩子不过六七岁的模样,踮着脚要够一本《华阳国志》。他将书帮着拿下来,因笑道:“你还这么小,看得懂吗?”
    小小的孩童笑弯了眼:“今日看不懂没关系,明日,后日,总有一日会看懂的。”
    他当时便吃了一惊,这孩子好生聪慧,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识。又奇怪他为何能在翰林院出入,后来才知道,他正是高宗皇帝的嫡长子,当朝太子。
    和几十年后,成为一个讳莫如深的存在不同,那时候的悯太子从小就展露出了不凡的天赋,不管是高宗皇帝还是朝臣,都对他寄予厚望。
    悯太子经常来翰林院看书,一来二去就和程宗辅熟识了。高宗皇帝知道程宗辅是个书呆子,也不禁止儿子和他来往,后来还让程宗辅做了太子试讲。
    就是在做太子试讲的时候,程宗辅的学问开始在朝中大放光辉,终于有了扬名的机会。他与悯太子一为臣,一为君,又是一为师,一为徒,程宗辅几乎将全部的心力放在了教导这个孩子身上,而悯太子也不负众人所望,宽仁聪敏,颇有上古君子之风。
    彼时的皇朝在立国之初的动荡之后,正到了休养生息的时候,天下需要这样一个仁君,以悯太子之风,也当得了如此赞誉。
    谁又能料到呢,他竟然会有那样的下场。
    程宗辅的官越做越大,除了悯太子,又在高宗的示意下收了悯太子的同母弟弟,三皇子为徒。三皇子和悯太子的性格完全不一样,沉默冷肃,又有一点刻薄寡恩。
    当时程宗辅便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他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有意无意的,对三皇子就不甚亲近。一直到现在程宗辅也想不明白,究竟是人人的疏远让三皇子最终做出了那种事,还是他原本就有了打算?
    但不管怎样,哪怕连高宗都不太喜欢三皇子,悯太子对他却一直很好。
    “他从来没有对不起先皇过。”程宗辅目光失焦地看着头顶的房梁。
    他没有对不起任何人,只是所有人都负了他。直到驾崩之前,已经糊涂了的高宗依旧在病榻上呢喃:“大郎,大郎……是爹爹对不起你。”
    那时候藩王的势力日日坐大,高宗早就有了削藩的心思。只是他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下旨让悯太子监国后,虽在暗中筹谋,却是引而不发。
    事情的导.火.索是一个藩王逾制为自己做寿,此事不知通过什么渠道传到了高宗耳中。高宗年纪大了,本就脾气孤拐,被人煽风点火了几句,便龙颜大怒,要悯太子动手削藩。
    悯太子无法,只得硬着头皮召藩王进京。这一下立时捅了马蜂窝,几个手握重兵的藩王鼓噪不休,更有那狂妄者做势要点齐兵马上京。悯太子手中虽有兵权,但要是就此斗起来,说不得就要生灵涂炭。
    此时高宗也清醒了,后悔不迭的同时,因为旨意已下,却是骑虎难下。若他就此作罢,皇帝的威名就要一败涂地,日后恐怕再也无法拿捏那些藩王。正在这当口,京中开始传出此事是悯太子擅作主张的流言。
    程宗辅只一听,当即大惊失色。他知道,悯太子要被推出来做替罪羊了。
    悯太子却欣然接受了,不管身边的心腹谋士如何劝说,警告他流言必有蹊跷。他主动去了一趟大明宫,回来之后就传出了皇帝申斥太子,令其闭门读书的消息。悯太子的监国之位被掳去,甚至有流言说高宗厌弃了他。
    高宗何尝不知这个儿子是代自己受过,只是他做足了姿态,藩王们依旧不肯罢休。流言一日胜过一日,竟有了悯太子德不堪其位,应将其废掉的诛心之论。偏偏高宗因为自觉愧对悯太子,不肯与太子相见,只日日将三皇子带在身边,父子俩俨然情分愈深。
    其实到后来,程宗辅始终不明白,事情怎么就演变成了那般模样。他扪心自问,其中的推手也不止三皇子一人,高宗的其他几个儿子,狼子野心的藩王,悯太子的政敌……甚至是高宗自己的放任,而悯太子始终不曾为自己辩驳一句。
    之后在三皇子的劝说下,也不知高宗是怎么打算的,让悯太子去京郊的行宫休养。程宗辅去送行,那一次,就是他最后一次见到自己的学生。
    五日之后,京郊传来消息,说悯太子反了。
    程宗辅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那孩子甚至已经做好了被废掉的准备,怎么可能会谋反。直到后来他通过顾铭之口才知道,当时是有人从京中传出信来,说皇城里有人预谋谋反,悯太子方才点兵去救。
    而那传信之人,正是三皇子。
    悯太子对三皇子的话深信不疑,就此万劫不复。跟着他的心腹将领陈深被满门抄斩,悯太子则被幽禁在了宫中。高宗大怒之下,甚至容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