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额滴额滴,都是额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路打入南京城。
    简直是离谱到家了。
    那这就不能怪许尚完善的藩屏制度有bug了。
    孔明扶不起阿斗。
    许尚自然也扶不起如同朱允炆一般的大秦后世皇帝……
    但无论如何。
    哪怕退一万步说。
    宗藩真的造反成功了,天下也依旧姓嬴。
    一盆菜翻来覆去的炒,反正肉都会烂在锅里。
    总好比让奸佞篡国要强的多。
    这时。
    王翦想了想,道:“夫子,似乎推恩令不仅可以用在宗藩身上,对于异姓王李牧,以及食邑十万户的武成侯……好像都可以用……”
    王翦此言一出!
    李斯身形为之一顿!
    嬴政也颇为意外……
    扶苏则完全看不明白。
    什么情况?
    王翦这是要把自己也给推恩了?
    旁侧。
    忘尘子不由得在心中感叹。
    什么叫聪明人!
    王翦就是典型的:最为聪明的臣子!
    毕竟就连同宗同姓的藩王都要接受推恩令,你王翦凭什么食邑十万户,却想独身成为例外?
    是!
    你军武王家确实打下了九州江山半壁!
    但……
    君不见,古今发生了多少屠杀功臣的案例。
    太平本是将军定!
    不许将军见太平!
    王翦身为臣子的自知之明,是他此生最大的幸运。
    “李牧无需推恩,老夫后续对他自有安排。”
    许尚想了想,又转而道:“武成侯王翦确实得施行推恩,食邑十万户,功高震主,而且老夫之前曾说过王翦压下的欲望,全都会成倍反应在其子王贲的身上……因此,对军武王家施行推恩令,是非常有必要的。”
    王翦:“夫子英明。”
    王翦表示,当他听到夫子说李牧无需推恩的时候,他的心中忍不住咯噔了一下!
    同宗藩王都需要推恩……
    异姓王不需要?
    这不对劲啊!
    好在夫子转头又说军武王家是有必要施行推恩令的。
    王翦立马在心中深深的出了一口气。
    事实上!
    王翦的直觉一点毛病都没有。
    官方严格监管。
    代表了想要达到长期规范发展的目的。
    官方发现问题,又有办法解决,却依旧选择无视放任之。
    那只能说明……但凡事情闹大了,就会立马进行迎头痛击的一刀切!
    捧杀之!
    注定不再有丝毫回旋之余地!
    “……”
    李斯同样敏锐的觉察到了关键所在。
    夫子的一句话,便彻底决定了李牧的命运。
    下一刻。
    李斯赶忙补充道:“我认为食邑万户的一统勋贵功臣,全都应该进行推恩,一视同仁。”
    李斯自己就是食邑万户。
    正好处于压线的指标边缘。
    没办法。
    王翦都带头了。
    老李同志肯定不能装作听不见,他自然也得紧随其后的表态。
    既然臣子也要推恩。
    那索性大家全都一起好了!
    食邑万户以上的。
    谁都别想跑。
    “咳咳!”
    嬴政清了清嗓子,他心中肯定是有些暗爽的。
    夫子的推恩令国策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再有王翦带头配合。
    李斯跟上附和。
    那么不仅宗藩强横的问题解决了。
    就连军武功勋势大的问题,也顺带着迎刃而解!
    一箭双雕!
    一炮双响!
    嬴政肯定是非常高兴的。
    “夫子和两位都言之有理,我回头定会共同向皇帝陛下请谏上奏。”
    嬴政欣慰表态。
    许尚见状却深深的叹了口气,道:“哎!小赵啊!这得罪人的事儿,你真是上赶着越干越多啊!以后记得出门把那个习武小友带上,不然老夫真怕哪天你叫人卡住了,那可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推恩宗藩,不会有太大阻力。
    因为商君对嬴族宗亲可比许尚狠太多了。
    但推恩军武顶层勋贵,连带所有食邑万户以上的一统功勋……
    用脚趾头想。
    现今大秦食邑万户的勋贵不就那么几个嘛?
    小赵上来就要带着门客属臣的意见,向皇帝请谏说大家索性一起推恩吧。
    可想而知。
    那些顶层一统功勋会是个什么反应……我谢谢你啊!
    谢你八辈子祖宗!
    这可不就是硬着头皮得罪人嘛!
    “哈哈!夫子放心,只要皇帝陛下不杀我,咸阳城中就没人敢动我!”
    嬴政一脸夫子请放心的表情。
    惹得王翦和李斯都默默在心中偷笑。
    许尚无奈摇头道:“好了,藩屏制度的人数增长与割据威胁,现在我们都解决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把郡县制尽量推衍至完美形态了!”
    “嗯!?”
    李斯闻言率先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把郡县制推衍至完美形态?”
    身为当代法家的集大成者!
    李斯对于郡县制的完善……
    那绝对是老上心了!
    问题在于。
    现今的大秦郡县制还能怎么完善,不是已经通过陵邑制度和九品中正制补充了基层秦吏,外加封藩以镇地方了嘛?
    难不成郡县制本身还能有尽善尽美的空间!?
    ……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