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春秋四大妖姬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此刻蒙恬甚为惊异。
    他与嬴政是同龄人。
    十来岁的时候他就入宫担当了卫尉,跟在了嬴政左右。
    现在蒙恬已经是中郎。
    他的弟弟蒙毅则是长史。
    两兄弟一文一武,乃是嬴政无可争议的心腹近臣。
    而经过这么多年的相处了解。
    蒙恬认为自家王上就是个妥妥的天生帝王。
    然而。
    现在嬴政在许尚的面前。
    却真真切切的显得十分小辈。
    其实两君臣原以为许尚就是个普通的农家隐仕,顶多就是辈分极高。
    现在当事实摆在他们的面前……
    许尚的大贤之姿。
    显然无可争议。
    “夫子,我有一问。”
    蒙恬难得的主动开口道。
    许尚笑笑:“直言即可。”
    “是,夫子。”
    蒙恬一板一眼的道:“我不明白为何齐国各种民风奔放,罔顾人伦礼法,却依旧能够拥有稷下学宫那样的学子心中之圣地,儒家不是最讲究礼仪的嘛?”
    稷下学宫,被誉为九州儒士学子的最高文化殿堂。
    蒙恬问的很对。
    为什么儒家稷下学宫会在齐国临淄呢?
    怎的就不能是楚国郢都或者魏国大梁……
    旁侧。
    嬴政闻言也开始认真的思索起来。
    任何一件事物的发展。
    都必定存在着本质逻辑。
    至于能否看透,纯靠个人的眼界与底蕴。
    许尚饶有兴致:“习武小友,你的这个问题有着两个答案,一则较为简单,二者则略显复杂。”
    蒙恬拱手:“劳烦夫子解惑。”
    “哈哈,好说。”
    许尚整理了一下思绪:“简单的答案便是东夷齐地,民风开放,春秋共计四大妖姬,似乎齐地就出了三个。”
    “此等风气开放,礼法淡化的地方,之所以会出现稷下学宫般的文化圣地。”
    “原因就在于经济开放,商贸繁荣,外加姜太公定下的政策基调:尊贤尚功!”
    “正所谓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功名禄,儒家学子们究竟为何选择半生寒窗,说白了都是想要混口饭吃,要么就是光耀门楣,出人头地等等。”
    “而齐地不仅开放有钱,又尊贤尚功,自然会让人才聚集,文化底蕴慢慢也就积累起来了。”
    ……
    人生在世。
    大多数士子终究还是无法免俗的。
    你修学半生,最终发现自己并非大才,但齐地仍旧会给你较好的待遇。
    你去不去?
    肯定去的嘛!
    士子的人数多了,风气又非常开放,诸子共鸣,百花齐放。
    大才自然而然的就会被吸引过来。
    何愁稷下学宫不坐落于临淄?
    蒙恬拱手:“原来还是太公定的政策基调,决定了齐国今日之格局。”
    蒙恬现在也会抓住事物本质了。
    嬴政则回想道:“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功名禄……夫子的这句话确实非常贴切加形象,完美的概括了一个士子的现实所求。”
    “我大秦在孝公时期,便大开招贤馆,方有了今日的诸多外客干才。”
    “结果却因嫪毐的一场叛乱,牵连甚众。”
    ……
    嬴政显然是十分感慨的。
    他通过暗中推波助澜,捧杀掉了嫪毐,进而把吕不韦拉下马,成功加强了中央王权。
    但代价也是非常大的。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
    即便嬴政及时的拿捏收拢住了李斯,外客干才派系的流失依旧会相当严重。
    这自然是秦国的莫大损失。
    “人才嘛,来来去去,走走留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许尚摆了摆手,他认为山东六国的高位,一个萝卜一个坑。
    秦国的外客干才到了山东六国,基本上都会受到原有贵族势力的排斥。
    这也说明……
    华夏大地,人杰地灵。
    总有不得志的世间大才、干才,需要一个平台,一个机会,一展心中抱负。
    秦国只要不崩溃,制度不变,就能再把流失的外客干才重新吸引回来。
    “简单的答案说完了,我们就再捎带嘴的提一下复杂的答案。”
    许尚继续道:“齐国为何能够有钱?又怎么执行的尊贤尚功呢?”
    “自然得依靠太公编撰的六韬-文韬-六守,做为齐国的核心治国纲领!”
    “另外在商贸经济层面,太公又特地颁布了【九府圜法】的货币制度……这是个相当完整的国家经济财政运行之法。”
    ……
    六韬六卷。
    又称太公兵法。
    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