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定可铸就亘古大秦!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宣战制度,等同后世的讨贼檄文。
    比如三国时期的文士陈琳,一篇讨贼檄文给曹操骂的……头风病都骂好了……
    可话又说回来。
    敌对的两国,为何在战场相见之前。
    还要搞什么宣战,或者发布所谓的讨贼檄文呢?
    为啥就不能直接去偷,去骗,去兵不厌诈。
    原因就在于伐兵、伐交!
    孙子兵法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白刃相见。
    永远都是不得已的最后一步!
    就说当下……
    嬴政刚刚加冠亲政,他面临中原合纵联盟,有说立马就派军对抗嘛?
    没有!
    嬴政的第一反应,也是派遣昌平君,通过外交手段,先行巩固秦楚联盟,再让上卿姚贾去瓦解五国联盟。
    就从齐国下手。
    齐秦两国通商多年。
    按照当年名相范雎定下的远交近攻之国策。
    秦国从经济层面,已经绑架住了齐国。
    所以。
    姚贾出使齐国往往都会十分顺利。
    而从历史的层面来看……
    在大秦一统的过程中。
    齐国一直到最后都没有跟秦国正面开战,直至窝囊投降。
    这是否说明齐国不能打呢?
    那霸王项羽能不能打?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君不见项羽裹挟进齐国的人民战争,照样也得头皮发麻,泥足深陷。
    这充分的说明单是依靠能打……
    并不能一统天下。
    仁义旗帜,舆论占领,经济裹挟,外交纵横……都是不可或缺的战争手段!
    “好!”
    华阳太后抬手鼓掌道:“夫子所言,甚好!”
    身为大秦的太王太后。
    她的战略眼光绝非常人能及。
    对于许尚的言论。
    华阳太后无比支持。
    出师有名……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
    对应仁义旗帜。
    废除斩首记功制度,抛却虎狼之名,以仁义之师入主中原,方为一统之正道!
    “夫子高论,晚辈受教了。”
    蒙恬垂首心服,不过他的心中,仍有疑虑。
    “这么说的话,夫子是赞同吕不韦的奉王道,应天道,并于一统战争中采用徐徐图之的方略了。”
    蒙恬说完便看向了自家王上。
    毫无疑问。
    蒙恬对于嬴政的想法非常清楚。
    壮年君王,踌躇满志!
    好容易加冠亲政!
    若想不让其挥军东出……
    太难!
    “习武小友,你又错了。”
    许尚笑笑道:“老夫推崇仁义之师,却并不代表老夫赞同徐徐图之。”
    话音未落。
    “哦?”
    嬴政闻言瞬间满血复活!
    他相当激动的道:“夫子是说我们可以在秉承仁义的同时,鲸吞天下,这……究竟要如何才能做到?”
    嬴政于一统方略中笃信极致霸道。
    是因为有着长平之战的成功案例在先。
    白起若不坑杀四十万赵军……
    大秦现在想东出必然还是极为艰难。
    正所谓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既然只能这么选。
    嬴政便会贯彻六世余烈的遗志到底……
    可如果存在两全其美之法!
    又能稳稳的鲸吞一统!
    同时还可以兼顾收拢九州民心。
    嬴政自然无比惊喜。
    霎时间。
    蒙恬心中仅剩的疑虑立马消失不见。
    华阳太后对眼前人的好奇心,则愈来愈盛。
    终于。
    许尚喝了几口佳酿,进入正题的道:“首先,吕不韦为大秦积攒了雄厚的国力资本,这是鲸吞一统的前提条件。”
    “而吕不韦的一系列政策,义兵新法,修建郑国渠,赠予土地吸引中原流民,着作吕氏春秋,食客三千、尊贤尚功,商贸改革加强与齐国的经济往来等等……他这些举措全都是相对正确的!”
    “唯独他不该在一统的方略中,选择徐徐图之。”
    “原因很简单,他的政策固然正确,但也与大秦的国情相悖!”
    “就拿赠予土地吸引中原流民举例,关中秦民必须在战场上获得军功,方可拥有土地。然而中原流民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获取土地、粮种、耕牛,此乃典型的不公之举,势必加深关中秦民与中原流民的割裂,动摇军功爵位制度的赏罚根基,进而发生恶性土地兼并事件!”
    “另外最重要的是……斩首记功制度固然弊端很大,也会对民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斩首记功能够保证晋升的公平,并延长军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