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时代局限性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嬴政之所以一再提及迎归太后一事。
    其实是因为他的内心无比纠结。
    就连他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朝令夕改,复迎太后。
    诚然母子过往旧情,时常历历在目。
    但……
    嬴政很清楚,最近发生了太多的事儿,自己心中的郁结,绝难解开。
    “小赵啊!”
    许尚饶有兴致的道:“我需要先问问你,对于儒家和法家,你大概都有着怎样的看法。”
    嬴政闻言立即道:“夫子,我觉得儒家的大道理有很多,可真正能够强国、强兵的国策律例,却少的可怜。因此我亦推崇法家,唯法至上!我大秦也正是因为商君变法,方才拥有了今日之国力!”
    嬴政十岁归秦,十三岁登基成为秦王,二十二岁加冠亲政。
    这期间的十几年。
    他每时每刻都在潜心学习百家思想。
    所以。
    嬴政对于儒家和法家的见识,理当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但他现在的身份是小赵,肯定得藏拙一点儿。
    “小伙子,你终究还是太年轻了。”
    许尚抬手饮下一口浊酒:“首先,迎归太后一事,与【忠】没有任何关系,主要得彰显【孝】和【礼】!”
    “儒家的核心理念可用四字总结:【亲亲尊尊】,说白了就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把道德融于秩序阶级之中!”
    “因此,儒家便有了【九州子民】,【父母官】,【万民君父】等概念,同时这些概念又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进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礼法秩序架构。”
    ……
    宗法制。
    同宗、同姓、同源的一种阶级制度。
    围绕的是先祖祭祀为核心。
    进而聚拢出一个宗族群体。
    如此。
    父子,族父,父母官,万民君父。
    每一层关系的递进,都是用血脉道德亲情进行洗脑式的捆绑。
    能够深深的根植进人之灵魂!
    “夫子,您说的这些儒家至理,我都是懂得的。”
    嬴政思索道:“但……就拿鲁国举例,号称孔孟之乡,周公之封国,乃是典型的儒家教化之国。”
    “然而每一任鲁君,却都在礼法的框限之下,变得庸弱不堪,与摆设无异!”
    “鲁国的国力更加不用多提,直至楚考烈王挥军压境,鲁国无力抵挡,最终绝嗣。”
    “至于泓水之战中,死守周礼的宋襄公,就更加不用多提了……”
    ……
    宋襄公,春秋小霸。
    同样也是面对楚军。
    敌人半渡不攻。
    敌人阵型未稳不攻。
    宋襄公谨遵战争礼法,代价就是人死国灭!
    而鲁国也正如嬴政所言。
    在儒家礼法的框限下,任何鲁国君主都会被磨平棱角,成为废物一般的雕像摆设。
    “哈哈哈,看不出来你小子对于春秋各国的历史还蛮了解的嘛!”
    许尚咧嘴一笑,道:“你说得对,鲁国在礼法的框限下,食古不化,每一任鲁君都是庸弱不堪。”
    “但……小赵啊!你也不得不承认,即便鲁君庸弱成那般模样,鲁国的实权大臣,却依旧不敢造反。”
    “包括鲁国的民众,无论面临怎样的动荡,他们也几乎没有揭竿而起者。”
    “这就是儒家教化的可怕之处,亦为可用之处……稳君权传承,固社稷民心!”
    ……
    凡事都得多角度的去看。
    有其一,便会有其二。
    儒家不可能全都是缺点,也不可能全都是优点。
    身为当代之人。
    理当尽可能的去除糟粕,留其精华,以求万世治安事。
    看待青史大贤,若是纯粹的唯结果论英雄,等同于固步自封。
    鲁国最初乃是周公的封地。
    周公制礼。
    涵盖完善了周礼制度、宗法制度、井田制度等等。
    井田:在经济税收层面,分作公田、私田,使民不失耕。
    宗法:明确大宗、小宗之差。
    再根据身份和血缘,定论出长幼、亲疏、尊卑。
    民众见到家中长辈,族中长者,国家士卿,都需要遵从相应的礼仪准则。
    直至随着时间的推移。
    方才慢慢演化并完善出了整体的宗法制度架构。
    最后是周礼……
    明德慎罚,典章引之。
    制礼作乐,德化天下。
    周礼代表了礼乐祭祀,意味着周公舍弃了商朝的人祭。
    另外。
    乐,最开始并没有音律大雅之意。
    而是指快乐,男女欢愉。
    商朝的祭祀,除了人祭,还有社祭,意为通过群体性的男女爱欲之欢,进而达成取悦鬼神的目的。
    而周公的制礼,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