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仁义与虎狼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许尚吃了几口烧鸡,他小小的酝酿了一下,方才开始了自己的阐述。
    “有关【仁义】的详解,正好与【礼】字的深层含义有所重叠,我就两个一起说。”
    许尚组织了一下语言,转而询问道:“小赵,习武小友,老夫需要请你们回答一下……你们觉得大秦的虎狼之名,真的妥当吗?亦或者对于大秦的东出一统战略,真的可以起到正面作用吗?”
    斩首记功,腰挂人头,对应虎狼之师。
    义兵新法,对应仁义之师。
    两者拥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
    大秦通过虎狼凶悍,骤然崛起!
    那么是否能够一招鲜,吃遍天,虎狼到底呢?
    答案自然需要多角度的辩证分析。
    蒙恬没有思考太久,他认真的道:“夫子,晚辈认为虎狼一统没问题,因为昔年长平之战,武安君白起便是通过坑杀赵军四十万,重创赵国,才让我大秦拥有了碾压三晋的绝对军力优势!”
    “同理,现今我们理应沿用虎狼之法,横扫山东六国,以血腥杀戮彰显大秦军威,进而起到震慑作用!”
    “唯有如此,方能最为快速、最低伤亡的鲸吞一统!”
    ……
    三晋,三家分晋,代指赵、魏、韩三国。
    尤其是赵国,挡在秦国东出的门户上,属于大秦劲敌中的劲敌。
    正因为白起造就的长平之战,才让赵国被打的国力大损,至今仍未回到巅峰状态。
    另外。
    白起又称杀神。
    血屠百万杀神出!
    战国总共持续了254年,共计死亡了两百余万人,白起独占过半。
    也正是从白起之后。
    大秦的虎狼之名算是部分坐实了。
    “习武小友,正如你所说,虎狼极具震慑之威势。”
    许尚话风一转,道:“老夫再问你,若有一天,极西之地的古羌一族打进了大秦,你觉得关中秦民会从心底接受古羌的统治嘛?”
    蒙恬闻言一愣,坚定的道:“当然是万万难以接受的,毕竟羌人都是些未开化的野人,动则茹毛饮血……”
    古羌一族,血腥野蛮。
    很多时候都是直接吃生食,甚至吃人……
    “说得好,古羌乃极西之地的野人,任何一个华夏子民,都无法容忍野人的统治。”
    许尚顺势道:“那么问题来了,大秦在中原万民的眼中,同样也是西北蛮夷,六国贵族更是始终把大秦视作周王室的养马奴仆……”
    “敢问大秦如果仍然秉承虎狼的路线,沿用斩首记功制度,动则腰挂人头,恍若茹毛饮血,如此何以征服九州民心?”
    “倘若杀戮便能解决所有问题,那你就把一统河山万里,想的太过简单了。”
    ……
    民心,即意识形态。
    【礼】字在中原已然传承千年。
    深入人心。
    比如古羌把老秦人杀了,就能让其心甘情愿的臣服?
    这显然不可能……
    极西野人就是极西野人。
    你杀了我,我也照样打心眼里不接受你的统治。
    哪怕我现在打不过你。
    可你只要让我逮住机会,我就一定会狠狠的扎你腰子!
    直至把你推翻为止。
    综上。
    秦国在横扫六国,入主中原以后。
    也需要面临同样的问题。
    那就是始皇在,赤帝俯首,谋圣遁世,霸王低眉,兵仙不出……
    始皇薨。
    则举世皆反!
    这个问题究竟要如何解决……
    势必得从【王道仁义】的四字中,寻找答案。
    “夫子的意思是……”
    嬴政眉头紧锁的喃喃道:“我大秦的百万锐士,必须得摒弃虎狼之名,进而变成高举仁义旗帜,一统天下。”
    嬴政不断回想着第一讲中的外儒内法,兼行百家。
    尽管他十分不愿意接受所谓的义兵新法……
    可理性却一再劝慰嬴政,许尚说的都是对的。
    想要铸就亘古大秦。
    大秦就必须得抛却虎狼,承继仁义,方能得九州民心。
    “夫子。”
    蒙恬还想再挣扎一下:“自古都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待我大秦获得了全面胜利,再去践行外儒内法的国朝政策也不迟。”
    “不!那个时候就已经迟了。”
    许尚认真的道:“当大秦的锐士腰系人头,如野兽般的形象在一统的过程中,彻底刻进天下人的内心深处,暴秦之名将永远无法洗刷。”
    虎狼,暴秦。
    这可不是什么好的名词。
    而是大秦二世而亡的主要诱因。
    旁侧。
    华阳太后欲言又止,最终却并没有选择插话,毕竟她早先答应过嬴政……
    而她想要说的是,斩首记功制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