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表示十分满意。
    对面。
    大儒仲良氏在略作沉吟过后,开口道:“昔年,烽火诸侯,幽王沦丧,平王东迁,是为东周。”
    “彼时,不仅九州动荡,更麻烦的是……人心不定,正统不存。”
    “我诸夏的周礼之制,真的适合代天行政嘛?如果适合……又何以发生犬戎攻入镐京之事?”
    “当时是先贤孔子提出: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哪怕我华夏没有君王,也强于有主的蛮夷!”
    ……
    仲良氏娓娓道来。
    他首先驳斥了公羊派的从变从义。
    正统就是正统!
    蛮夷就是蛮夷!
    此乃天理命定!
    亦是九州万民之共识!
    “先贤孔子完善了周礼,重塑了我等对于诸夏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仲良氏顿了顿,继续道:“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可分四公、六侯、二十五子、百余男。”
    “周遭四夷,当恪守遥拜之责也!”
    “是以王天下!”
    “现齐地过往乃东夷,楚地谓之南蛮,秦地的西戎和义渠部落,不都是蛮夷嘛?”
    “现经王道德化感昭,也都统为华夏一邦也!”
    “此为定于一,儒之大同!”
    ……
    仲良氏摆出了铁一般的事实。
    从过往夏商周的历史发展来看。
    对东夷、南蛮、西戎打来打去,完全不如德化感昭。
    不然大家岂能坐在这里……
    辩经论道?
    诸夏之一统。
    皆源于王道。
    你能驳斥这个事实嘛?
    显然不能。
    王道之功,青史尽显。
    我等自当延续【王天下】之战略,蚕食同化周遭的所有外邦夷狄。
    待天下大同。
    则举世欢腾也!
    另外。
    儒家大同代表的是不断的兼容并蓄。
    墨家大同指的是兼爱平生。
    乃是完完全全的两回事。
    “正所谓,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
    仲良氏深吸一口气,道:“我泱泱华夏,当以礼仪立邦,德化四夷。”
    “切不可以暴制暴,亦不可恃强凌弱。”
    “当以文化融合之,文明引导之。”
    “何为王化?德化也!”
    “又何为德,唯礼也,唯义也。”
    “北境蛮夷不晓德义,我们只需要做的是教化他们,而非屠戮筑京观,以杀止杀。”
    ……
    仲良氏同样说的慷慨激昂。
    按照王道德化的理论。
    文化入侵,兼容同化。
    似乎真是可行的。
    毕竟我们现在脚下的土地,都是【王天下】的功劳。
    这又能如何反驳之呢?
    凭青史之功绩!
    延今朝之方略!
    历来都是如此的。
    果不其然。
    在场一众儒士,迅速沸腾拥护。
    “我等泱泱华夏,为何非要与北境蛮夷去争那一时长短?德化感昭,进而王天下,才是长久之计。”
    “再者天命预示的淄河长城,也未必就是北伐之意,而是龙脉定于一,上苍是让我们收敛锋芒,唯德至上啊!”
    “有理!王道大同,纵然是昔日暴秦,曰之横行霸道,现在又有何所哉?还不是老老实实的行王道,谓之正统?”
    “王霸之分,非战场之别,而是思想之差。当大秦行王道的那一刻,就说明终究还是我们的【王天下】赢了!”
    ……
    众多儒生集体振奋。
    他们不看重战场之成败。
    他们争得是王霸思想的正统传承位份。
    只要大秦主行王道。
    便代表着儒家大同思想笑到了最后。
    这种时候。
    姬周当政,亦或者嬴秦掌国。
    又有何区别呢?
    反正流水的国统,铁打的王道大同。
    也正应了那句话。
    万变,不离其宗!
    在场儒士这一招,颇有点【精神胜利法】的意思。
    你赢你的。
    我赢我的。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如此。
    公羊派也只能略显轻叹的摇了摇头,在他眼中,仲良氏着实有些耍无赖。
    他有办法吗?
    还真没什么办法。
    仲良氏之儒也正是靠着王道大同,兼容并蓄,德化感昭,青史功绩的精神胜利法,屡屡横压其余派系。
    他赢了便是赢了。
    他输了也依旧可以在精神层面再赢一回。
    这你能咋整?
    突然!
    “哼!”
    屠雎眼神暗怒,怒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