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割须应誓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3章.割须应誓
    说起光绪二十一年,很多人没什么印象。
    但换成公元历年份,就不同了。
    清光绪二十一年,正是公历1895年!
    甲午海战,华夏战败!
    同年四月,东洋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占领华夏大片疆土……
    脑海中迅速闪过相关史料,在场众人都隐约感到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息。
    “甲午海战?和这套十二花神杯有关系吗?”
    辛然悄声询问。
    胡一堂没有回应。
    只听任平继续道:
    “这套十二花神杯工艺之精,世所罕见,甚至超过康熙年间五彩佳品,可惜制成之后不久,就因时局动荡,流落民间,”
    “清末,民国,乃至建国之后,许多瓷器名家都在暗中寻找,”
    “截止目前,明确找到的共有10只,其中,8只被收入国家博物馆,2只在某省省馆,”
    “剩下的两只,除1只流落民间,还不确定外,另1只已然查明!”
    “——就在东洋国!是清末流落在外的珍贵文物之一!”
    轰隆!
    胡一堂脑海中一声轰鸣,犹如山谷炸裂。
    不为别的,而是任平所说的这些,他曾经听说过。
    只是当时一直以为,只是传闻,不足为信……
    “那……流落东洋的那只,就是这个了?”
    此时的辛然已经顾不得一旁胡老,话音微颤道。
    任平点点头:
    “流落东洋的那只,经证实——乃四月牡丹杯!”
    “不错!对上了!对上了!”
    “四月牡丹杯!啊!1895年甲午海战战败,就是在4月!史实可鉴!史实可鉴!”
    “只是因为这个吗?”
    眼见任平微微摇头,似乎有话要说,沈以诚忙道。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
    若只因为对应上年份、月份,就说这套十二花神杯与甲午海战相关,似乎牵强了些。
    果然,只见任平叹了口气:
    “你们一定很奇怪,那位民窑主人既然技艺精湛,为什么不烧制五彩,偏偏只烧制青花?他为什么不在釉上施色?”
    “你们仔细看看,在那句牡丹诗句下面,题了什么?”
    呼啦一声。
    市博物馆、以诚轩两方众人,一起涌了上去。
    仔细看去,在“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这句诗下方,的确又题了几个小字。
    只是字体甚小,角度又偏,看不真切。
    “是不是……‘国家蒙难,山河失色’八个字……”
    突然,一旁的胡一堂颤声道。
    “不错!就是这八个字!”
    “国家蒙难!山河失色!”
    “原来那位民窑主人是痛惜甲午战争惨败,悲愤山河失落,所以宁愿不给那套十二花神杯施加五彩,只留青花!”
    经胡一堂提醒,许多人立即认了出来,不由惊喜大叫。
    事到如今,此事已验证十之八九。
    众人很快意识到刚才任平所说的“重要历史价值”指什么。
    甲午海战!
    至今两个甲子有余!
    对方又恰是东洋国。
    如果能在这时收回,意义重大!
    相比起来,这只四月牡丹杯的单品价值高低,已经不那么重要,总之远非其余洋彩夹层瓶之流可比。
    若是能就此为国家凑齐全套……
    如辛然、沈以诚等人思虑深远,又进一步想到:
    东洋国将这件重要文物列入范围,偏又截了一半、摆在像素模糊的角落位置,这其中难说没有给己方挖坑的嫌疑。
    设想,对方列入交换范围,而己方茫然不识。
    事后只要在媒体上稍加引导宣传,那就是遗忘国耻,有眼无珠!
    这,很可能是一个局!
    “我说东洋人怎么会那么好心,还列个范围让我们挑选……”
    辛然越想越怕,不由心有余悸。
    心念一动:
    “胡老,您怎么知道刚才那八个字?又没细看?”
    胡老茫然不答,只双目炯炯,盯着任平。
    任平却没理他,眼见大局已定,也不打招呼,转身就走。
    “且慢!小……小友!”
    胡一堂连忙赶上几步,顿了顿:
    “这套‘国家蒙难山河失色’十二花神杯,几十年前我也听说过,可当时普遍认定是传闻,你怎么会——”
    “胡老还不相信?”
    “是!不瞒你说,我看了一辈子瓷器——”
    任平猛地转身:
    “胡老!刚才我说的收藏另2只花神杯的,就是江宁省博物馆!你可以去求证一下,看我是否信口胡说!”
    “什么?”
    犹如晴天霹雳般,胡一堂彻底震惊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