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故技重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陛下,大喜!”
    南书房内,几个内阁大臣拿着刚刚收到的奏疏,见面就开始恭贺。
    已经连日身体不适的宁康帝见状,不由坐正些身体。
    “回陛下,据辽东传回来的消息,建奴已经全线从辽东退兵。
    据水王爷奏报中推测,应当是荣国公奇袭之策奏效,建老巢失火,急于退兵救火。
    如今水王爷已经派兵,逐渐收回被建奴攻破的城关,并且派遣一路大军追击建奴,已抵近建巢穴,以期配合荣国公扫荡建奴巢穴。”
    宁康帝闻言,脸上难掩振奋,立马道:“将奏本呈上来!”
    在宁康帝阅览北静王的密奏之时,几个一品大员同样难掩面上的喜悦和赞赏。
    不愧是为朝廷屡立奇功的荣国公,这才离京一个多月,竟然就成功让建奴退兵了?
    果真奇谋也,能臣也。
    上方宁康帝看完奏本之后,似乎没有看到自己最想看到的,有些迟疑道:“据水溶密奏中来看,水溶至今应该还未曾和贾琏会面。
    而贾琏奇袭建奴巢穴之计策奏效,也是水溶推断得出。
    事实究竟如何,只怕还需要等后面的消息。”
    不怪宁康帝谨慎。
    之前霍昭也是刚到辽东,就接连发回好几道捷报,然而最后拉了一坨大的。
    如今贾琏那边一点消息都未曾传回,宁康帝可不想再因为水溶的猜测,便白高兴一场。
    内阁大臣们也知道宁康帝的担忧,其中一位道:“陛下不必过忧,水王爷行事说话还是很谨慎的。
    况且水王爷并非单纯从建奴从辽城撤兵来推断,而是根据收复的城关中的具体情况,看出建奴确实是全线退兵,而非如之前那般诱敌。”
    宁康帝又看了一眼密奏,点头确认了这个说法,然后不免道:“关于贾琏亲自带兵从海路奇袭建州,却一个多月不曾传回一封奏报,诸卿如何看?”
    这其实才是宁康帝最担心的地方。
    毕竟渡海偷袭建奴腹地这一计策,在宁康帝看来还是险了。
    海上风浪不定,变数太大。
    想那元庭最强盛之时,几度想要渡海征服扶桑,皆因海路艰险而夭折。
    虽然贾琏再三表示,他新造的大船渡海绝对不成问题,但毕竟是第一次,谁也不敢保证贾琏一定能按照计划登陆建州。
    特别是贾琏还一个多月不见音讯。
    按理说,就算在海上的时候,不便传讯。
    但是贾琏登陆之后,向朝廷传一封奏报总该是不难了吧?
    贾琏可是将他大概登陆的地点告诉过他的,所以他知道是在辽东的最东南角。
    除非贾琏一上岸就遇到敌军,否则派一匹快马,从辽东传回讯息,也不过七八日的功夫。
    所以宁康帝不免猜测两种情况。
    第一就是贾琏觉得计定的登陆之地还是达不到最佳的偷袭效果,因此中途改变计划,想要冒险绕过朝鲜,绕到建奴屁股后头去。
    如此隔着实在太远,自然不方便传讯。
    第二自然就是贾琏会不会在海上出现什么意外.......
    几位辅臣倒是没有宁康帝想的那么多,只道:“许是军情如火,来不及传报,也许是路途遥远,传讯之人路上出了什么意外。
    亦或许是......
    荣国公心气高,有鉴于霍昭之事,在未立大功之前,无意先传捷报。”
    前两个“许是”宁康帝未曾在意,倒是这最后一个,宁康帝想了想,觉得还挺有道理的。
    想那霍昭,每胜一仗便立马向朝廷报捷,生怕朝廷不知道他的英勇。
    或许他最后会中伏,也和前面这些夸大的捷报有关系。
    他太想立功,太想坐实那些捷报了。
    贾琏这般聪明的人,自然不会再犯这等错误。
    想通了这一点,宁康帝终于安心不少,又问了一句鞑靼的动向。
    建奴再凶悍,根基摆在那儿。
    朝廷真正的敌人,还是北边的鞑靼。
    得知鞑靼虽然在北部边疆陈兵数万,但一直都只是小规模南下劫掠,不曾有大举南侵的动向,这才不提。
    建州。
    贾琏与程先汇合之后,一路隐秘南下。
    但他知道,他的行踪是暴露了的。
    因为在最后的两日,明显有建的探子在尾随他的大军。
    好在建的主力似乎并未赶到,因此没有向他发动攻击。
    在贾琏令骑兵驱赶、拔掉这些尾随的探子之后,加快行军,总算是安然回到之前的登陆海湾。
    当然,用安然或许并不太准确。
    因为按照他手中的兵力和武器,即便是被建奴主力追上,只要对方的精锐骑兵数量在一万以下,他都不惧一战。
    只是贾琏不想和建奴血拼。
    在能用计策,能用地形优势占便宜的时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