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李善长与淮西集团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被小农思想限制。
    毕竟华夏历史5000年,真正做到忧国忧民的大人物寥寥无几。
    像徐达这种不图财不图权势的反而是异类,李善长这种人才是正常人。
    不过如果在别的“四六三”朝代,摊上别的老板的话,打了一辈子天下的功臣勋贵享受享受无所谓,那些老板甚至还暗中窃喜,甚至鼓励这种‘自甘堕落’的行为呢。
    比如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就是用荣华富贵换取这些功臣勋贵手里的兵权。。
    但是老朱又和其他老板不一样。
    这老头自己不贪图享受,就不让手下人过得舒坦。
    自己是劳模,每天殚精竭虑处理政务,也要手下人有样学样。
    所以摊上这样的老板,也只有徐达那种人才能善终。
    至于李善长等人。
    呵呵。
    就是一群养在猪圈里的大肥猪而已。
    等到时机成熟了,就会拉出来宰了过年。
    只可惜李善长等人聪明一辈子,却被世俗的荣华富贵给迷住了双眼,看不透这一环节,将来落到一个身死族灭的悲剧下场,也是在情理之中。
    老朱的另一个幕僚谋士--刘伯温就很聪明了。
    当年假死脱身,不但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家族。
    虽然老朱对刘伯温假死脱身心知肚明,但是以老朱的胸襟,根本犯不上和一个‘死人’较劲。
    刘伯温就是看穿了这一点,才会毅然决然离开应天府,离开这个大漩涡。
    光凭这一点,刘伯温就比李善长高明不止一个档次。
    不过就算是李善长看穿了这一点,想让他学刘伯温这么做也是千难万难。
    因为道理是道理,现实是现实。
    想要舍弃到手的荣华富贵和权倾朝野的权势,堪比壮士断腕。
    这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做得到的。
    说一千道一万。
    世间绝大多数人都是俗人。
    这些俗人当中或许有一部分是聪明人,能够明白一些普通人不明白的道理。
    但又如何?!
    明白和行动永远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老朱结合自己的经历,讲了淮系集团的历史,然后又简单说了一遍淮系集团在朝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让叶瑾和朱雄英明白这是一个让他都忌惮不已的庞然大物。
    才看着说道,“能够让整个淮西集团马首是瞻,你真以为李善长是善茬?!现在你也知道淮西集团在朝中的势力是有多庞大了,你还敢小瞧李善长吗!?”
    老朱这番话带有浓浓的忌惮。
    叶瑾终于明白老朱为什么会接二连三对这些开国元勋提起屠刀了。
    短视。
    极其的短视。
    这些开国功臣有一个算一个,都十分的短视。
    就拿‘明初四大案’来说,‘空印案’和‘郭恒案’是针对贪官污吏的,杀了便杀了,没有什么好说的。
    但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却是将屠刀指向开国功臣,几乎把开国功臣屠戮一空。1
    这又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是为了给皇长孙朱允灯扫清障碍,是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是绝对不是唯一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什么呢!?
    是这些人作死。
    老朱从小从小生活困苦,没饭吃,父母饿死了,兄弟们都饿死了,只有姐姐嫁
    到外地逃过一难,他做过和尚,当过乞丐,什么苦日子对尝过。所以他登基当了皇帝,时刻体恤基层百姓的生活,特别痛恨贪官污吏,所以朱元璋对于贪官污吏的惩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一部分开国功臣再位极人臣后,开始自甘堕落,贪污腐败,欺压百姓,自然成了朱元璋反腐利刃下的亡魂。
    又比如说蓝玉。
    现在是洪武十五年,蓝玉还没有成大气候,但是已经有了跋扈的苗子。
    在另一个平行时空,蓝玉的跋扈已经让人发指的地步了。
    比如说在军中广收义子,义子多达数千人。
    还比如说强占民田,鞭挞官员等等。
    后来在捕鱼儿海大胜北元,当晚就强纳了北元皇帝的妃子。
    这可是对皇权的极大不敬。
    光是这些老朱都忍了。
    但是这厮在领兵回朝的途中,居然下令进攻大明的州府。
    这0.9不是造反是什么!?
    估计就算是赵匡胤,也做不到‘杯酒释兵权’,而是要把蓝玉给弄死吧。
    有人会说蓝玉这是自污。
    呵呵。
    你见过哪个将领为了自污就藐视皇权,为了自污强攻自家城池,甚至还杀官杀民。
    所以蓝玉根本不是自污,就是跋扈。
    觉得自己是大明擎天一柱,所以就飞扬跋扈。
    只可惜他遇到的是比他更狠的老朱,所以才会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