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古代,担任地方官其实是很爽的。
因为古代交通闭塞,官员稀少,更缺乏监督和制衡。
所以如果担任了某地的地方官,那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己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如果能够做到知府以上的高官,更是如此-。
但是有几类地方官也不-好做。
比如说本地有势力极大的大家族,这样会极大削弱自己的权威。
又比如说和比自己更高等级的衙门同在一个城池。
就像县衙和知府衙门在同一个城市一样,知府衙门作为县衙的顶头上司,自然骑在县衙头上作威作福了。。
但是这些都不如‘京官’痛苦。
这里所谓的‘京官’并不是在京城各大衙门为官,而是管理京城事务的地方官。
虽然这些地方官’也是在京城为官的‘京官’,但是也是划归‘地方官的范畴。
特别是明代,痛苦程度更是放大了好几倍。
为什么呢?!
因为地方官的福利并没有享受到,但是京官的痛苦却又尝了一个遍。
比如每天天还没亮就必须起床上早朝,而且根本没有作威作福当土皇帝的机会。
想在京城作威作福?!
呵呵哒。
洗洗睡吧。
京城什么都缺,就不缺有权有势之人。
一板砖拍下去,10个人有7个是当官的,剩下的3个甚至有可能还是某个达官贵人的亲戚朋友呢。
所以京城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能够安安稳稳不得罪人,每月能够平安领俸禄就不错了,还想当土皇帝?!
应天府尹张楚元对此就深有体会。
作为一个毫无背景,升迁全靠自己努力,张楚元表示这辈子能够担任一个四品大员,已经算是光宗耀祖了。
如果是在其他地方,四品大员甚至能够去省城任职,担任一省按察使之类的大官。
在地方上,跺跺脚也能让当地抖一抖的人物。
但是京城,四品官员屁都不是。
因为全国的大官可都集中在了京城呢。
自己不但比不上这些大官,甚至连自己的手下都管不住。
谁叫人家的靠山比自己的大呢?!
就比如说现在坐在自己面前的两位。
一位是已故宁河王之子,现任申国公邓镇之弟。
另一位的来头更是大的惊人,据说是当今圣上和皇后遗落在民间的儿子。
所以这两位虽然是七品芝麻官,而且还是在张楚元的手下办事,但是张楚元可是一点都不敢托大,只能小心伺候着。
这两人正是叶瑾和邓译。
就在今天,应天府内突然出现了几百张大字报。
因为大字报的内容极其具有煽动性,所以就导致全城人心惶惶。
现在已经有锦衣卫将此事上报给了陛下和太子殿下,也有巡城御史上书弹劾应天府衙门。
张楚元知道这件事之后,一边让知府衙门的捕快全城搜剿大字报,一边和五城兵马司衙门取得联系,一同抓捕张贴大字报的歹人。
后来他得知此事与江宁县和上元县有关之后,就不得不把叶瑾和邓译请来知府衙门。
张楚元一脸无奈的看着自己的这两位下属,心里哀叹自己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竟然摊上这份倒霉的差事。
但是叶瑾对张楚元的一脸无奈直接无视,端起茶杯有条不紊的喝着清茶。
…0求鲜花…
邓译则是有些惴惴不安。
所以主动开口道,“不知大人叫下官前来,所谓何事啊!?”
他的态度还算恭敬。
张楚元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无奈道,“你何必明知故问呐,此事早就闹得沸沸扬扬,满城皆知了,何必还要加装不知道呢?!”
邓译被噎了一下。
不过他很快就调整了过来,苦笑道,“大人说的可是大字报一事?!此事下官也很是苦恼,不知道到底是何人所为,但是大字报下官不知道是什么人张贴的,下官却知道他们为何要张贴大字报。”
“哦?!”张楚元瞥了正在喝茶的叶瑾一眼,又看着邓译假装问道,“这些歹人为何要张贴这种煽动人心的大字报?!”
“为了救人。”邓译看了一眼叶瑾,又继续道,“昨日上元县县衙不知何故,竟然到我江宁县境内抓人,可能是有人不忿上元县县衙此番做法,所以才做出这种事情出来。”
听到邓译这种颠倒黑白的说法,叶瑾终于放下了茶杯,看着邓译冷冷开口道,“呵呵,邓大人果然是混官场的好手,你到底是无耻到什么地步,才会把这种颠倒黑白,倒打一耙的说法你竟然脸不红心不跳就给说出来了?!”
“叶瑾休得血口喷人,此事早就闹得人尽皆知,其中内情孰是孰非朝廷自有论断,但是你上元县到我江宁县境内抓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