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龙床两旁各有一排侍女,端着各色果蔬美食,恭敬侍立。
一个身着紫色薄裙的妃子,依偎在他怀中,用纤纤玉手从盘中取出葡萄,剥去外皮,挑出籽来,将果肉送到了李渊嘴边,一边低声提醒:“陛下,秦王殿下来了。”
李渊微微睁开眼睛,看了眼下方的李世民,才低头将果肉咬入口中,细细咀嚼片刻,缓缓吞入腹中。
用手撑着床沿,李渊艰难的坐起身子,喘了两口粗气,才甩开袖袍,扶着膝盖,低头看着李世民,不咸不淡道:“二郎,你来了。”
李世民正色参拜道:“儿臣拜见父皇。”
“免礼。”
李渊抬了抬手,见李世民起身后,才感叹道:“盛夏将至,天气也越来越热了,今年估计又是个旱年。”
李世民拱手道:“父皇身居深宫之中,还心系百姓,实乃儿臣楷模。”
听到他的回答,李渊有些意外,随即才点头道:“二郎果然聪慧,比你大哥强多了,朕昨日说了同样的话,你大哥却说可以上表天意,请玉帝颁旨,降下雨水解旱,真是蠢得可以。”
李世民闻言,认真道:“太子也是心忧百姓,若是真能缓解旱情,倒也不妨一试。”
李渊微一皱眉,随即舒展,嘴角也露出了一丝笑容,夸奖道:“难得你有如此胸怀,你大哥将来能有你这样的好弟弟辅佐,何愁江山不稳固啊!”
李世民面色不变,坦然道:“儿臣尝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要能保天下百姓安康,我大唐江山自然稳固,千秋不坏。”
李渊闻言,笑容一逝,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他打量着李世民,忽然问道:“朕最近有所耳闻,你这些日子,与许多朝中大臣走动得颇为频繁,可有此事?”
“有。”
李世民正色点头。
见他大方承认,李渊不由眯起了眼睛。
半晌,他才点头道:“不错,你这些年来,钻研经史子集,学习十分刻苦,可劳逸需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你能多出府走动放松,也是好的。”
他这话是在给李世民找台阶下,只要李世民顺着话说,表明自己是想放松心情,出府是为了玩乐,这事儿就能揭过去了。
但是李世民却像是没有听懂他的意思一般,正色道:“启禀父皇,儿臣拜访朝中许多叔父,并非为了玩乐,而是另有其事。”
李渊的眼神一凝,面色也沉了下来。
“哦?”
他挤出一丝冷笑,问道:“你所为何事呀?”
李世民忽然叩首,朗声道:“儿臣斗胆,请父皇降旨,差儿臣前往边关劳军!”
说罢,他便直接叩首在地,甘露殿中,霎时间落针可闻。
跪了片刻,李世民却没有等到李渊的回答,却感觉殿中的气温仿佛都降低了几度。
此时,在殿内半空中,隐去了身形的李凡看着面带微笑,但眼中却一片寒冷的李渊,心中暗自感慨。
谁说当朝陛下是个一心享乐的皇帝?
一个一心享乐的皇帝,怎么会牢牢把控兵权,连长安城的城防调动,都要亲自审批?
居安思危,是每一个想要安心享乐之人的共同特点。
在漫天神佛的镇压之下,在北域蛮妖的环伺之下,身为一位皇帝,又怎么可能彻底安心的享受生活?
大唐的百万边军,就是李渊能够安安稳稳当这个皇帝的最大倚仗。
兵权,显然就是李渊的逆鳞,连太子都没有资格过问。
可如今,一个皇子,却想替他前去边关慰问劳军,这种行为,居心何在?难道是想在军中树威么?
下方叩首等候的李世民半晌都没有听到李渊的回应,心中顿时咯噔一声。
完了,居然被师兄说中了!
父皇果然极为重视边军,重视到稍有触角探入,就会警觉的程度。
好在他来之前,李凡帮他分析过情况,说起过出现这样局面时的应对方式。
当下,他没有犹豫,便起身看向李渊,神色悲悯道:“儿臣自幼在南书房与皇子公主们一同修习经史子集,那时,儿臣喜欢吟诗诵词,但每每被李少师批评,斥责儿臣不务正业,游戏文字。
李少师不喜欢诗词歌赋,但却给了儿臣一本边塞诗集,允许儿臣阅读。儿臣幼年时,读到诗中边军离家,垂泪不舍的词句,总觉不妥。
边军镇守边关,保大唐百姓安危,本是功德无量的好事,大唐子民也对边军将士歌功颂德,为何诗中边军还会惶恐垂泪呢?
直到五年前,父皇安排我等皇子前去边关巡视,慰劳边军,儿臣才第一见到了北漠平原的落日,才见到了阴山关外的风沙和妖族。
那时,儿臣才知道,边军每年战死的比例,超过三成!每年换防的边军中,有三分之一都会战死沙场,无法再见到自己的亲人!
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