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初心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重阳节刚过,寒潮自北方南下,气温一下子就降下来了。
    不过这件事并没有影响到正在举行的太子大婚。
    这件事情从开始操作到成婚,进展非常快,各方都在通力配合,没有耽搁任何时间,极大压缩了进程。
    邵勋将婚礼地点选在观风殿,太上皇与太上皇后亦从仙居殿移驾于此,亲眼目睹了嫡长孙的婚礼。
    整场婚礼中最失落的两个人无疑便是被皇后收在身边的姚氏和陈氏了。
    尤其是陈氏,新的女主人入府,她会以何种心态面对这种事情,不仅仅关系到她自己,也关系到其家人。
    太子大婚之后,有差遣在身的诸位王子不便滞留,会陆陆续续离京。
    邵勋与三子邵勖着重谈了一下,要求他想办法从西域引进两种作物,即月桂、油橄榄。
    他甚至不知道这两种作物在西域叫什么名字,只能尽可能描述一番其功效,比如出油多等等。
    他估摸着这两种作物此时才传到波斯,西域真不一定有,总之尽人事听天命了。
    三子满脸疑惑地走了。
    九月中旬开始,天气冷得愈发厉害。
    到九月底,河北普降大雪,河南也出现了零星的雪花,以至于十月初举办的吴公邵雍婚礼上,宾客们普遍穿上了绵衣、皮裘。
    天威给了人类狠狠一个巴掌。
    但话又说回来了,老天还算相对仁慈的,因为从开平六年(332)开始到今天,三年间气温是阶梯式慢慢下降,并非一步到位,给了人类缓冲的时间。
    这个月,邵勋以乐凯为幽州刺史,补上已空缺近两个月的此职??????去年就传言王澄要死了,拖到今年七月终于死了,刺史王玄回家居丧,丞相王衍夺情留任。
    中书监、中书令合并,以中书令为中书省长官,诸葛恢留任。
    十月二十日,邵勋在观风殿丽春台召见诸葛恢问对。
    “道明入中书省一年了吧?”邵勋问道。
    诸葛恢把目光从女儿身上收回,肃容道:“臣去岁十一月出任中书监,已近年矣。”
    “可有所感?”邵勋问道。
    “一年中,陛下的每一份旨意臣都看到了,至此方知大梁雄踞九州并非无因。陛下雄才武略??”
    “好了,好了。”邵勋笑着伸手止住。
    诸葛文彪也有些难堪地低下了头。
    “今岁徐荆扬等州蠲免了许多赋税。”邵勋说道:“朝廷财用不足,故并未大动干戈,镇之以静为主。贞明二年赋税恢复,秋收后应能积攒不少钱粮。平州乃前晋二十一州之一,至今未复,朕决计难以罢休。四月使者至辽东,
    慕容?桀骜不驯,不愿纳土归降,那就只有动兵了。而要动兵,便需有良将。”
    诸葛恢听到这里,暗道这场怎么都得打了。
    按照他最近一年的了解,其实天下士族已经不想打仗了,他们更愿意把宝贵的钱粮用在江南新家的打理上。
    不过天子说的也是事情,晋朝二十一州已复二十州,就剩下一个平州,那是相当地刺眼。今上这种雄主,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道明可愿去长安?”邵勋问道。
    “臣愿意。”诸葛恢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应道。
    “善。”邵勋说道:“卿可领雍州刺史、都督,为朕镇抚关中。”
    “臣遵旨。”诸葛恢应道。
    他知道这个官不好当,底下一堆刺头,但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了。
    见他答应,邵勋点了点头,开始琢磨一连串的职务任免。
    诸葛恢去了雍州,金正调回京中出任供军监。
    此职之前由糜晃所任,但他身体不好,一年也就只能断断续续干几个月。他早就不愿继续当了,但邵勋感念他的旧情,一直给他保留着,并让两位少监着重分担事务。
    糜晃上个月再次上疏请辞,邵勋同意了,最终决定将金正调回。
    沙州刺史郗鉴也是老人了,调任冀州刺史。
    万胜军第四营督军郑东领玉门大护军、沙州刺史。
    万胜军第一营督军黄正出任黑稍左营督军。
    因八月飞雪,蜀中刚刚爆发叛乱,原黑稍左营督刘灵转任梁州都督,调集兵马入蜀,协助王雀儿平叛。
    温峤仍留任秦、河二州都督,与诸葛恢、何分掌关西军事。
    当然,今年三月出任兵部尚书的侯飞虎也对他们有指导关系,毕竟雍、秦、河、凉、沙五州多世兵、镇兵,兵籍归兵部管。
    算上年初何伦赴武威,西北最大的两个“军区司令”金正、侯飞虎皆已入朝。
    不出意外的话,他俩今后就安享富贵了。
    邵勋会给他们在江南多批一些地,多赏赐一些女人,财物,如此而已。
    接下来平慕容鲜卑的仗将由中生代来打,邵勋在后面盯着。
    为了给儿子铺路,他也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