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 一百零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彻:“!?”曾大父居然考了这么高?
    汉朝其他皇帝:“!!!”
    大汉的开国功臣们不可置信地看向刘邦,八十八分,陛下这是开挂了吗?
    张良看了眼自己的成绩,又看看刘邦,最后转头问萧何,“你考了多少分?”快让我看看是不是我太菜了。
    萧何沉默片刻,叹气道:“六十七。”
    张良:“我和你差不多。”看来不是他的问题。“难道陛下又加分了?”
    萧何摇头,“我也不知。”
    韩信听到他们的对话,凑了过来,“去问问不就知道了。”
    张良:“你去。”
    韩信瞥了两人一眼,抬步上前,“我去就我去。”
    他也想知道刘邦是怎么考那么多分的,教教他吧,他这回又没及格。
    叹气JPG。
    此时的刘邦已经被围住了,没有加分的情况下,八十八分是一个很高的分数,一个大多数人都无法企及的分数。
    “考了八十八分”的刘邦自然就成了大多数人争先请教的对象。和刘邦有交情,建立了好友关系的人蜂拥涌向刘邦。
    就连没建立过好友关系的人也厚着脸皮凑了上去,比如忽必烈、皇太极。
    有的请教他学习方法,有的请教他答题方法,一个接一个都不带停顿的,刘邦都找不到缝隙插话。
    没办法,系统商城离不开积分,而积分离不开考试。
    史书上记载的汉高祖是什么人,他们还能不知道吗。汉高祖聪明是聪明,但论才,差张良萧何远矣,就是他们都比汉高祖强一些。
    但就是这样的汉高祖考了八十八分,而他们考了XX分。
    汉高祖肯定知道考试窍门。
    要是愿意告诉他们,肯定比他们自己埋头苦学要强。
    和刘邦同一个考场的刘启看着这种场面,不解地看向刘恒,“大父不是只考了六十六分吗?”怎么变成了八十八分?D考场得八十八分的,就始皇帝一个吧?
    刘恒:“……阿父好像也没说过是他考了八十八分。”
    刘启:“……”这也行?
    人群里的刘邦一边应付来请教他的人,一边偷瞄自己的任务面板,见始终无事发生,刘邦:“误会,误会!诸位误会了,考八十八分不是刘某……”
    听到这话,前来请教的人瞬间冷静了下来,脸上的热情和气没了,取而代之地是皱眉、是凝视。
    就差没把“不是你,你瞎叫唤什么?”写在脸上。
    忽必烈:“那考八十八分的是谁?”
    刘邦:“始皇帝。”
    众人:“!!”居然是始皇帝!
    考试之前,他们一直觉得朝代越靠后越占优势,毕竟后面的朝代知道前朝的事迹,前朝可不知后朝,这是天然优。
    但开考之后,对不起,他们错了,这种考试,后面的朝代占优势和没占也没多大区
    别。
    就比如明明他们都知道的事,出现在卷子上就不一定知道,让结合当时的情况分析理解材料,然后写出其中有什么意义。
    乍看之下不难,洋洋洒洒便能写出好多来,但问题是……不对啊。
    明明写了很多,考试结果却是不及格,可见朝代越靠后越占优势的说法并不完全对。
    倒不如重头开始学呢,就像始皇帝一样。明明对大秦之后的历史一点都不了解,却能考八十八分,还提前交卷。
    得知始皇帝才是考了八十八分的人,众人一哄而散。
    至于去请教始皇帝,没那胆。
    始皇帝可没汉高祖好说话。
    当然,也有头铁的,比如忽必烈。
    忽必烈等人找到嬴政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
    众人不由幽怨地看一眼刘邦,都怪刘邦误导他们,导致他们来晚了。
    而且捷足先登的还是刘邦的后代,可恶!
    咦,他们在说的好像就是考试秘诀。众人停下脚步,悄悄竖起耳朵。
    有现成的可以听,不用他们厚着脸皮上去问也挺好的。
    原来始皇帝考高分的原因是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是什么??哪位名师开的讲堂吗?大秦还有这么厉害的名师?
    是谁?有著作流传下来吗?
    听了半耳朵的忽必烈等人急得不行,可偏偏汉武帝唐太宗他们就是不往下问。
    名师讲堂讲得很详细,还有课后习题,一些题目甚至和考试题目一模一样!!
    怪不得始皇帝能考这么高分!偷听的人露出了羡慕且复杂的神情。
    听到这里他们已经知道了名师讲堂是什么,是及格才能拥有的东西,而他们没有及格。
    众人:叹气JPG。
    什么时候才能及格啊,再不及格,他们是不是连补考的机会都没有了?这次补考少了好些熟面孔,下一个会轮到他们吗?
    忽必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