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二十五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倒希望不是他所作。”
    汉武帝位面
    因本朝无人参加考试,刘彻对考试结果如何并不大关注,他现在只想听解析。因为他发现,那本从系统商城里购买的《语文七年级上册》里也有类似的题目,但并无答案。
    想到朱元璋之前问的那个为何不以他的答案为答案,刘彻觉得解析还是比较重要的。
    他们以为的答案可能并不是答案,包括原作者。
    若是如此,那这本书里的思考探究为何不附上它认为的标准答案呢?
    不给他们标准答案,考试却要求他们写标准答案,这不是又陷入了死循环吗?
    模拟考场外
    大宋分为北宋和南宋,大宋的文豪也主要分布在北宋仁宗、神宗时期和南宋高宗、孝宗时期。
    因此两派大都认得与自己同时期的文人。南宋还好,陆游、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都是互相认识的,毕竟同朝为官。
    尤其是陆游、辛弃疾这两个总喊“北伐”口号的人,更是视对方如知己。
    两人的境遇也差不多,陆游爱对皇帝喊口号,各种被贬,辗转各地,宦海浮沉,不受待见;
    ()辛弃疾发现对着皇帝喊不动口号,以及自己归正人的身份不受待见后,认清了现实,不对皇帝和朝廷喊口号了,只对自己喊。
    这也是朝廷没人收拾他的原因,加上会赚钱,被朝廷安排流转于各地当官。
    二人见面,虽不至于两眼泪汪汪,但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的诗词都被当成题目了!
    这代表只要能看到天幕,就能看到他们的诗词,他们想北伐,收复失地的决心。
    辛弃疾激动道:“务观兄!()”
    陆游同样激动:“幼安!?()?『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或许他们多年的夙愿很快就能实现了。
    “对了幼安,那道画线句该选什么?为兄看得眼都花了。”四个选项看着有太像了,排除两个的卢战马,还有练兵场和战场。
    陆游最后选择的是C两军对垒的战场上,大宋的练兵场都荒废了,哪里来的热闹的练兵场,若是将士们练兵场上都能如此勇武,大宋又怎会落得如此地步。
    虽然觉得自己选的是对的,但陆游还是不大放心,见到辛弃疾本人就想问问。
    苏轼闻言耳朵一动,面带微笑地和辛弃疾搭讪,“这位就是写那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大才?”
    能来这里的无一不是顶尖文士,辛弃疾不敢托大,直言不敢当大才二字,并谦逊地问起苏轼名号。
    “也许你也听说过我,”苏轼自报家门。
    辛弃疾听到对方的名号,眼前瞬间一亮:“原来是苏仙,久仰大名。”
    “哦?苏仙?说的是我?”苏轼心里有些飘,但脸上却一副很诧异的样子。
    陆游向来敬佩苏轼,还评价对方“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如今亲眼见到活的苏东坡,心里的激动呼之欲出。
    “东坡先生自然当得起‘苏仙’二字。”
    见对方看过来,陆游立即自我介绍:“在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原来你就是陆游。”
    交谈之间,辛弃疾看到李清照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苏轼,主动上前交谈,“想来这位定是易安居士了?”
    李清照狐疑道:“你认得我?”
    辛弃疾成名时,李清照已经死了好几年了,二人虽都出自山东东路,却并未见过。
    “易安居士大名,自然是听过的。”
    “易安?”
     “晚辈李清照见过东坡先生,家父李格非。”
    “哦?!你竟是格非之女!”那岂不是我的徒孙。
    苏轼看李清照的眼神瞬间不一样了,“好好好,虎父无犬女。”想到李格非没能上来,又补了一句,“青出于蓝胜于蓝。”
    “来来来,我为你们引荐……”有了苏轼当中间人,北宋南宋的诗人词人们互通了名字,卷子上的诗词有了活的作者。
    闲聊了几句,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大宋如今的近况。
    听闻金军南下,攻破开封,掳走二帝…
    ()…诸事,范仲淹、王安石等人虽然早有准备,毕竟昨日天幕里的神女已经提了一遍,但没想到事实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不堪。
    范仲淹、王安石等人差点没呕出一口老血。
    众人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八个大字——奸臣误国,昏君无能。
    ……
    另一边,曹操和儿子曹植也在谈论这次的考试。
    “后世的文学体裁和汉时已截然不同,四言诗更是几乎绝迹,”曹操感慨道,试卷上就他一首四言诗,其他的全是五言、七言,汉赋更是没见一篇。
    后世似乎格外讲究对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