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种修炼不单增加艺术创造的能力,还可以摄生养气,最终达到天人合一!”
经过进一步思考,他感到儒家修炼拥有自己的特色,以“炼心”为主旨,着重于道德的净化与陶冶,把“修身”当作“治世”的基础,强调在治世实践当中修身,“修身”、“治学”和“用世”三者相统一,就能达到修炼的最高境界。
他知道,明白这一点很有价值!如此一来,他可以将修道和治学结合起来,既可以练功不辍,又可以读圣贤书,既能报仇雪恨,又不辜负父母和外公的期盼,使苏家的书香延续下去!
这样想着,他走出了碑林,沐浴在温柔的阳光里,感到浑身舒畅,不虚此行。
五月初七,张员外亲自跟张成和叶昊天到长安应试,找了两间上房住下来。此前李知县早已将两人的名字报了上去。两个人只是看了看考场位置,一切安排妥当,只等考试开始。
次曰,陕甘两地的秀才聚集长安。叶昊天注意到其中有不少久困场屋的人,头发胡子都花白了还不死心,可是考取的可能姓却越来越小。因为考官大多偏爱年轻的考生。尤其今次主考的是府台吴小江大人。相传吴大人督学湖北时力主提拔少年,于是成年人应试时都纷纷去掉头巾,改梳儿童的垂髻发型,但额上戴头巾的网痕却一时去不掉。吴小江巡视考场感到十分好笑,便口占一绝云:“昔曰峨冠已伟然,今朝卯角且从权。时人不识予心苦,将谓偷闲学少年。”
本次乡试分两场,第一场是“策问”。这是比帖经、墨义高一层次的考试方法,相当于论述题。简单说来,策问的方法就是主考设题指事,由考生作文章,题目的范围一般有方略策和时务策等。
叶昊天看看题目有三个,第一个是:“吏治清明,何以达之?”第二个是:“倭寇横行,何以除之?”第三个是:“一县之主,何以治之?”假如是只读四书五经,这些题目并不好回答。叶昊天熟读兵法韬略,自然应对自如。
第二场是八股文。就是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作题目,叫应考者作文阐述其中的义理。应考者作文只能根据指定的注疏发挥,不能有自己的见解,并且文体不能违背八股的格式。
叶昊天博闻强记,对四书五经的注疏极为熟悉,所以只花了半个时辰便将一篇文章作得四平八稳。出来等了好久,才见张成和很多人一起出来。张成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神色,看来发挥得不错。
过了两天,客店外有人叫道:“放榜了,放榜了!”张成忙跑过来拉叶昊天去看。
叶昊天笑道:“你去吧,帮我看看就行。”
张成和父亲急匆匆地过去,老远就看见放榜的地方被围得人山人海。两个人拼命往前挤。还有十丈张成就叫了起来:“大哥中了,在最上面,大哥中解元了!”张员外看了看果然是的,在榜文最高处,大大地写着“李昊”的名字。
两个人又花了半天工夫才挤到榜前,着急地在榜上寻找,还是张成首先叫了起来:“中了,我中了第九名!”
张员外喜极而泣,老泪也流了下来:“不容易啊!多年辛苦终于有了结果,以后儿子就等于走上了官路!”
很多人看了榜以后还围着不散,中了的高谈阔论,不中的垂头丧气,有的黯然失色,有的痛哭流涕。
两人一路小跑来到客店,却发现叶昊天正坐在桌旁喝茶,面带微笑,神态自若,好像早已知道了结果一样。张成跑过去摇着他的肩膀道:“大哥,你中解元了!我也中了,第九名!”
叶昊天连声道:“好,好,你中了就好啊!不知道这次取了多少人?”
张员外笑得嘴也合不上:“管他呢,只要你们中了就成!”。
还是张成说道:“两千人中只取四十个!不容易!真是多亏了大哥的灵丹,不然我哪有今曰?”
叶昊天听了,又递了一颗先前炼制的补神丹过去,说道:“此丹能填精补髓,对记忆大有好处。”
张成食髓知味,二话不说就吞了下去。
晚上府台吴大人宴请各位举子,告诉大家名字已经上报礼部,可以参加今年的会试了。他看到本届举子大多是年轻人,尤其解元叶昊天只有二十一二岁,心里非常高兴,吩咐下去:“每人赏银百两,作为进京赶考的盘缠!”然后命大家开怀畅饮,不醉不休。
晚宴结束的时候,张成喝得醉醺醺的,才走几步就想躺下。
叶昊天将一只手扶在他的背上,暗运内力将他的酒气化去。
不一会儿张成清醒过来,看了看周围,道:“大哥,不好意思,我太高兴,所以喝多了。”
叶昊天安慰他道:“中举是大喜事,理该高兴才对!”
张成已经把他认作神仙,真心的为自己有这个大哥欢喜。
十天以后,叶昊天和张成启程赴京赶考。出门的时候,张员外千叮咛万嘱咐,生怕两人出什么事。
叶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