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神尺监天护国运,独手赈灾挽民颓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看那庙位置很好。”
    老人看了看道:“那庙有几十年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很难走得过去。以前曾经有个和尚,已经有好多年不见他了。”说着招呼他上船。
    叶昊天将马留在湖边,轻轻上了船。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小船靠在岛边。
    叶昊天递给老人一块碎银子,让他先去忙,等会儿再来接他。老人推托了一阵将银子收下,高高兴兴地去了。
    刚刚踏上小岛,叶昊天就觉得胸前的通灵宝玉变得热了起来。站在岛上放眼望去,只觉得眼前的景象有些奇怪。立春刚过,这里就已经绿草如茵了,跟湖外的世界大不相同!
    他围着小岛走了一圈,发现岛形近乎八角,每个方位都有不大不小的石块,排列成先天八卦的模样,小庙刚好处于八卦阵的中央。
    不知道是因为地处湖心,还是由于阵法的影响,岛上的温度明显比外面要高一些,所以绿草已经高过了脚踝。
    他计算方位一路来到小庙前。庙里空无一人,只有一尊佛像笑看春花秋月。佛像前,却有一只巨鳖,驮着个很大的石碑!
    石龟驮碑他见得多了,然而像这样用巨大的活鳖来驮石碑,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觉感到十分怪异。
    走近看时,却见石碑上刻了一段没头没尾的诗: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诗的末尾署名“朱玄匡”。
    叶昊天想来想去不知道朱玄匡是什么人。真正勾起他强烈兴趣的,乃是压在碑下的巨鳖!他上前一步,将石碑取下横放在地上,露出那只巨鳖的背甲。大概因为背负石头几十年的缘故,巨鳖的背上明显有突出来两块,就像经常挑担的人肩膀上有一块突起的筋骨一样。
    叶昊天看得仔细,宝剑平平地一削,砍下两块儿鳖甲来,再一看,破损的地方仍然没有见肉。巨鳖似乎很受用的样子,对着他频频点头。他低斥一声:“去!”那鳖一步一回头地爬走了,速度竟是奇快。
    他回过头来,欲待将石碑重新竖起,忽然发现石碑的底部露出一条三分厚两寸长的铁片!正是那铁片,竟然令通灵宝玉热得烫人!他心中好奇,伸出两指夹住铁片,运起两分神力缓缓抽出,结果发现原来乃是一把铁尺,长约两尺,宽两寸,厚三分,上面刻着个大大的龙头,正中还有“朱玄匡”三个字。
    他将铁尺收起,看看周围再无异样,于是转身出了小庙,招呼老人划船送他回去。
    回到雁荡的时候,兰儿正站在湖边翘首以待。
    叶昊天将铁尺取出,笑道:“看看这是什么?”
    兰儿只看一眼就惊叫起来:“呀!监天尺!”
    叶昊天不解的问道:“是什么好东西?”
    兰儿面色大变,玉手摩挲着铁尺,无比激动地道:“监天尺出,四海咸服!这可是一把宝尺呢!”
    叶昊天的好奇心被吊了起来,忍不住拉住兰儿:“好妹妹,你快说啊,究竟是什么宝尺?”
    兰儿抬头望他一眼,柔声道:“本朝初建之时,有位皇子名叫朱英,字玄匡。”
    听她这么一说,叶昊天倒是想起来了,朱英乃是多年以前的人物,曾经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
    当下他没有插口,耳听兰儿继续说道:“当年朱英率领几十万大军,南征北战,望者披靡,本朝的江山可以说大半是他打下来的。后来太祖要立他为太子,他却坚辞不受,说自己杀人太多,宁愿出家为僧。当时满朝文武苦苦挽留,太祖赐他‘监天尺’,希望他出家以后也能兼理国政,他推托再三答应下来。以后八十年,他为朝廷挽救了数次大劫,每次事后,朝廷都提升‘监天尺’的权限,后来干脆写入皇家律历:‘见尺必拜,尺出必从,监理国政,莫敢不尊。’以前‘监天尺’每隔几年便出现一次,只是最近三十余年才不见踪迹。但是至今皇家律历中还保留着那句话,凡是皇亲国戚,王公重臣,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叶昊天“呵呵”笑道:“难怪我不知道,原来是官儿太小!”
    兰儿笑了笑:“公子入仕时曰尚短,曰后作了一品大员,自然就晓得了。”随后问他怎么得到的监天尺。
    叶昊天将经过情形详细讲述了一遍,又将石碑上的字背给她听,然后道:“‘太一’应该是东皇太一,也就是太阳;‘天东有若木’,似乎与蓬莱三岛有关;‘斩龙足,嚼龙肉’不知何解,看起来怨气很深!‘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那是让对方寝食难安了。不知朱英跟谁结怨,此番定然是前去寻仇了。或许他觉得去了有凶险,于是将监天尺留在这里。”
    听他这么讲,兰儿不由得替朱英担心:“真希望他老人家一路平安。”过了一会儿,她又摸着尺子高兴地道:“这下好了,公子可以调动兵马围剿妖人,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