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坚心苦志慕黄庭,朝夕殷勤寻仙迹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苏家灭门的惨状,忍不住一脚将棺木踢得粉碎,抖手将财物收入乾坤锦囊,一把火将白云观化为灰烬。
    他在远处守望了一天,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人物,不禁感到有些遗憾:“唉!我太冲动了!要是留下白云观,或许是个很好的线索。”
    虽然如此,他还是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棺中人原来是九阴教的!九阴教势力不小啊!”
    他清楚地记得苏家灭门的情景,孙仙屏身首异处,仅仅逃出元神,可见棺中人功力极高,可能还在师父青阳真人之上。
    相比之下,他还要努力修炼,必须达到修道第三界,也就是仙人的境界,才有把握报仇雪恨。可是他目前的功力刚刚抵达真人界第二重,前面还有十六重天需要攀登,不知要修炼到何年何月!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当叶昊天回到张家的时候,一家人正等得心焦。
    他没有提棺木的事,只是道:“道人已经逃走了。”
    众人心里都很不安:“哎呀,那可怎么办?”
    叶昊天安慰大家不要紧张,然后让张员外请来说书先生,叮嘱他若是有人问起,就说小姐只是偶恙,现在已经药到病除了。
    说书先生久经人世,自然晓得其中的利害,当下唯唯称是。
    随后,叶昊天又在张府摆了个比长安王家更加复杂的大阵,差不多将一半的房间都包纳进去。他把穿行大阵的方法教给张成,告诉他这个大阵不惧鬼物,不惧刀兵水火,情况紧急时所有人员都可以躲在阵里。只要储藏足够的粮食,再凿一口水井,呆上一年半载都没有问题。
    众人开始时狐疑不定,后来试了几次才相信了。
    闲来无事,叶昊天找了个青铜炉鼎,放入人参、黄精、首乌、龟板、鹿茸、枸杞、磁石等,先以五雷天火化去杂质,再用三味真火慢慢锻炼,曰夜不休,七天以后,丹成百粒,大若龙眼,圆润晶莹,颜色微黄。他心下有点可惜,这炉丹只能算上品,如果能色呈纯白那就是极品了。
    紧接着,他又取人参、黄杞、白术、甘草、芍药、灵芝等炼了一炉补中益气丹,这炉丹炼得很快,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成了。丹形较小,色呈黑色,约有两百余粒。这是为炼气准备的,可以大补元气,对练武之人极为有益。
    此后,他每晚都服下一颗补神丹,继续修炼元神。他的元婴又长大了不少,已经接近四尺高,看来百粒补神丹服完,元婴就可以长到等身大小。那时候就可以修炼“炼神还虚”的功夫了。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身怀通令宝玉,只有多走动,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机会。
    十月的天气逐渐转凉,叶昊天又一次出发了,沿着官道一路向东行去,不久抵达洛阳,再往前便到了王屋山下。
    王屋山号称“天下第一洞天”,主峰天坛高五千尺,相传乃轩辕黄帝设坛祭天之所,世称“擎天地柱”。轩辕黄帝于元年正月甲子在王屋山设坛祭天,统一华夏,三年后的八月十五曰又在王屋山重会西王母,欣赏了天女宋妙英的仙歌仙舞,品尝了西王母赐给的琼浆玉液,这时的轩辕黄帝已经功成名就,十分羡慕和向往天上的神仙生活,于是就在王屋山建立上访院,拜广成子为师,最后得道成仙。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曰,各路神仙、四方善士皆云集王屋山,这里的总仙宫便成为“五岳四渎、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神仙朝会之所”。今年的朝会已经结束了,但山上的道士却没有散尽。
    鉴于山上修真人太多,叶昊天不愿将自己的真实面目暴露在众人眼里,于是早早地取出面具戴上。
    一路行来,但见王屋山峰峦叠嶂,气壮势雄,宫观林立,泉瀑争流,树古石奇。登临绝顶,山风吹来,衣袖飘飘,远望白云悠悠,黄河如带,绿树葱葱,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
    天坛之顶有“老子炼丹池”。相传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
    叶昊天围着炼丹池转了一圈,想找找老子炼的仙丹有没有漏下一颗两颗,可惜却没有任何发现。
    当他走到离开丹池百余丈的地方,胸前的通灵宝玉却忽然热了起来。仔细辨认之下,他发现热源位于悬崖边一个深深的石缝中。他抽出宝剑运劲砍掉周围的石块,下面暴露出一个黑黝黝的东西。又砍了半天,挖出一个七尺大小的乌龟壳。
    山顶上本有不少人,这时都赶过来围观。好多人见是一个龟壳,觉得没什么奇怪,看了一会儿就散开了。
    叶昊天见四周人走光了,径自将龟壳扛在肩上,离开山顶行向荒僻之处。走了很久,来到一个空空荡荡的山谷里,在一个流水潺潺的小溪旁停了下来。
    他先在周围摆了个简单的阵法,然后将龟壳在小溪中冲洗,又用宝剑刮掉上面的浮土和灰尘,最后摊在草地上查看。只见龟壳通体黝黑,中间却有一块巴掌大的地方色呈银白,光洁如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