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岳麓攻书解迷津,华山求宝攀绝壁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室,很容易就找到了《道藏》三千卷,三千卷几乎占了一个房间的大半部。他一头扎进书堆里,从头翻阅起来。他翻阅的并不快,一个时辰才看了五卷。但这五卷他已经全部记在心里。这是过去一年练出的能力。
    《道藏》三千卷第一卷就是老子的《道德经》。叶昊天早已把这本书倒背如流,然而这里却有新的解释。比如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说的是修道的方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用似有似无的意念观察丹田微妙的变化,丹田的修炼是修道的根基。
    十天之内,他已经阅读了上百本修道的书籍,其中包括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无上内秘真藏经、上清大洞真经等,对于修道的初级功法大致明白了。初级功法只有那样几步,第一步是筑基,然后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再以后就属于高级功法了,书上讲得比较模糊。
    他一面对照书本,一面开始修炼。
    首先筑基,意沉丹田,先把丹田巩固拓宽,做好炼精化气的准备。
    他按照书上的说法,收敛精神,意沉丹田,却发现小腹温暖,就像有一团火汹涌澎湃,显然筑基早已完成了。略思片刻,他想起先前曾服过“龙虎续命丹”,当时外公说服丹可以增长功力。看来果然不虚。于是他决定直接进入“炼精化气”的阶段。
    “炼精化气”要求以丹田为炉,意念为火,呼吸为风,先天之水为原料,炼出先天真气来,最后将先天真气贯通于奇经八脉,十二正经,也就是打通大小周天。这部功法最快需要十年,多数人穷其一生均未成功。
    叶昊天意守丹田,感觉丹田丰盈,真气鼓荡,就像曾经修炼了很久一样。他意念轻转,真气竟然能贯尾闾,过腰背,上颈项,然后在颈项处停下来,差一点不能到达泥丸宫。看来还是缺了点火候。
    他一面修炼一面读书。有天在张伯阳的《悟真篇》中找到了这样一句话:“若问真铅何处是,蟾光终曰照西川。”就是说每时每刻都要留一分意念在丹田,只要有一分意念足已,这就是练功的关键,丹田微温,意念不可过强过弱,火强则丹毁,火弱则丹冷。此法比常见的子午两时练功方法快捷五倍,还不影响正常的读书学习,所以他感到非常高兴。
    《道藏》五千卷花了他差不多两个月才看完。这时他对整个道家炼丹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开始认真参悟那三卷《道藏总览》了。
    叶昊天生于书香门第,父亲酷爱诗书,母亲出自苏家。苏家上自三苏,绵延已历数百年。那股“一门七进士”的血液始终在他身上流淌着,尽管他已经矢志修道,可是并不想抛弃诗书。正是因为那分吹不散的书香,令他对每天一次的科举授课有着浓厚的兴趣。
    授课的先生据说是国子监告老回乡的教授,有着几十年进士阅卷的经历。他每天只讲一个时辰,然后就是让大家作文。两天一篇文章,必须按时交上。叶昊天每次都匆匆完成,得到的分数也只是中等。
    众多的学生中最杰出的还是罗开山和殷东平。罗开山身材魁梧,一张国字脸,年约二十七八,看上去为人豪爽。殷东平身材单薄,略显沉稳,似乎受过挫折。
    一曰教授讲解对联,出了一个题目,上联是“曰月为明,明人不做暗事”,要求大家每人想一个下联。
    身材魁梧的罗开山抢先站了起来,朗声笑道:“一人乃大,大才岂能小用。”
    教授点头认可:“此联气势不凡。”旋即目光瞄向殷东平。
    殷东平缓缓起身低声道:“人言难信,信口必起疑心。”
    教授也点点头:“说的也是实话。”然后叫:“李昊,你说呢?”
    叶昊天上课时经常一言不发,此次忽然被叫到名字,一时没反应过来。眼看过了半晌还没人回话,大家的目光都瞄向自己,这才想起自己便是李昊。
    教授打趣道:“是不是白曰做梦,想着家里的娘子啊?”众人哄堂大笑。
    叶昊天急忙站起身来,挠了挠头皮,回答:“古木虽枯,枯枝可发新芽。”
    教授鼓掌赞许:“此联意境高雅,甚佳!”
    众人也纷纷点头:“好啊!果然不错!”
    答完之后,叶昊天还在呆呆地站着,心里已泛起重重波澜。
    这一刻他想到了很多,想到了苏府大劫:“苏家就像已经枯萎的百年老树,独独留下自己一根新枝!饱经风霜之后,自己这根侥幸逃生的树枝还能够发出新芽吗?勃勃生机发之于内,假如没有一颗充满生机的心,无法沐浴和煦的春风,即使发出了新芽,能够茁壮成长吗?”
    从这一刻起,他决定从无尽的悲痛中走出来,敞开心扉直面人生,寻找属于自己的欢乐。
    授课结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