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初心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中高兴,嘴上谦虚道:“圣上过誉了,全赖圣上指点,奴婢一定带人好好改进这犁。”
    刘隆鼓励道:“若能研究出来,母后与朕不会吝啬赏赐。”蔡伦笑着应下。刘隆想了想,又道:“典仪结束后,你带朕去观摩下农具。”
    蔡伦连忙道:“好。”
    说完话,两人又继续观看皇太后扶犁耕地。等牛折回,邓绥才停下来,太尉念了一篇华丽的骈文,邓绥与刘隆拜祭神农炎帝。
    典仪结束后,蔡伦果然过来带着刘隆去看农具,与皇太后说了,她也跟着过来了。
    一行来到放置农具的屋前,寺人们一一向皇太后和皇帝展示了犁、耙、耧车、耱、碌(音六)碡(音轴)、锄、叉……
    刘隆和邓绥都长了见识。观看完这些,刘隆又问:“养蚕缫丝织布的工具这里有吗?”
    蔡伦看向上林苑令,周怀道:“启禀圣上,上林苑有一些,只是工具粗糙,不比织室的织机精细,织出的布仅做上林苑的奴婢穿。”
    邓绥道:“无碍,前面引路。”
    刘隆一面走一面与邓绥说话:“母后,你会织布吗?”
    邓绥笑起来:“幼时曾学过,现在恍惚记得。”
    刘隆点点头,想起现在的衣料大部分是麻和蚕丝制作,不禁想起了棉花。
    棉花好像产自印度和阿拉伯国家。印度棉花很可能从南边传入,阿拉伯国家的棉花可能从西域传入。
    提到西域,就碰到刘隆的伤心事。
    一行人簇拥着皇帝和皇太后观看了缫丝纺纱和织布。
    参观完,周怀引着皇太后和皇帝到宫殿内休息,奉上新摘的果子,黄澄澄的雪梨、水灵灵的枣、玲珑可爱的林檎以及又大又圆的安石榴。
    周怀介绍道:“陛下,圣上,这梨子是选母树刚发芽的枝条嫁接到杜梨上结的果子。若用梨种去种,不仅结果时间长,而且结的果多是一代不如一代。”
    “但用插梨法就不一样了,嫁接过去的枝条结果又快又能保留母树梨子的风味。如今上林苑有几十亩梨园,结的全是酥脆甘美的梨子。这些梨子除了进贡宫中的外,卖出去一些,留下一些。留下的做些梨膏、梨脯
    、梨干,供给太官。()”
    刘隆心中感慨,没想到这么早劳动人民就学会了嫁接。宫人端来几碟切果,刘隆吃了几片,确实新鲜又好吃。
    安石榴如红玛瑙似的籽儿堆在碗里,玲珑可爱,吃起来酸甜可口。
    周怀见皇帝多吃了几口安石榴,又说起安石榴的种法来。这安石榴用的是扦插的法子。
    刘隆点头,想起了一事,问道:“朕记得上林苑的田地有一部分借给了百姓,他们现在种地可好??()?[()]『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周怀忙道:“启禀圣上,都好。这些农人感激圣上和陛下的恩德,经常过来帮上林苑耕地播种摘果。”
    “下官知道陛下和圣上怜惜百姓,想要拒绝,但他们坚决不允。于是下官想了法子,将上林苑中闲置的农具和耕牛借他们使用。他们来求果树的枝条种子,下官也都应了。”
    邓绥赞道:“你做得好。”
    刘隆也点头赞道:“耕种的农具和技术都要推广天下,你做得对。”
    得到皇太后和皇帝赞赏的周怀,心中十分激动,连忙道:“下官不敢当陛下和圣上夸奖。”
    刘隆笑道:“心怀百姓,你这个上林苑令做得不错。”
    刘隆在上林苑过了充实而“忙碌”的一天。
    在回来的路上,天空铺满了晚霞,璀璨而瑰丽。马车里,邓绥问刘隆:“隆儿今天看过这些,可有什么感悟?”
    “民生多艰。”刘隆想了想,叹道。
    即使在现代有了机械化肥,老百姓种地依然十分辛苦。不提其他,就说收割庄稼时,虽不是酷暑,但也热得人心慌慌。
    粮食晾晒储藏都要花费大力气去扛上扛下。一袋子粮食八九十斤,与女明星们体重相当。小麦亩产一千多斤,一亩地就能装上十五六袋。
    刘隆握拳,抬头坚定地看着邓绥道:“等将来边地平靖,我要像孝文帝那样减免田租赋税。”
    邓绥听到这话心中欣慰极了,仿佛看到了东汉的“汉文帝”,伸手抚摸着刘隆头上扎起来的小羊角发髻,道:“隆儿将来一定是个好皇帝。”
    “母后不要摸了,再摸头都油了。”
    刘隆忍受不了油腻腻的头发,春秋每隔二天就要洗头沐浴,这是他最奢侈的行为。
    对,在现代几乎每天都要洗头洗澡的刘隆,在古代二天洗一次,就被称为奢侈。无他,雒阳城没有温泉,热水都要用柴火烧。
    水烧热后,再由孔武有力的寺人从厨房提到崇德殿。刘隆沐浴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加水,谨防水凉感冒。
    烧水的、提水的、伺候沐浴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