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江平热心地给他介绍了,这个豆芽,包括黄豆芽和绿豆芽都是寒冬时富户常吃的菜。
    富户的炉灶经常昼夜不息,在里面发豆芽极为方便。反而是穷人家因为爱惜薪柴,屋里屋外一样冷,豆子发不了芽,只能吃腌菜了。
    不独豆芽,东汉皇室还有温室,里面种了不少反季节蔬菜。但因为花费太多,邓绥就停了温室,现在皇宫的蔬菜要么是豆芽,要么是耐储存的萝卜白菜(菘)之流。
    幸好,皇太后和皇上这两人对饮食都不挑,只要做得味道正,不拘食材贵贱,做什么都吃。
    吃完东汉版“羊肉泡馍”,刘隆小睡了一会儿,然后起身去后殿。
    大雪一直纷纷扬扬地下,外面银装素裹,后殿梅花的暗香扑鼻而来。
    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院子里几个寺人和宫女正在扫雪,见到刘隆过来,纷纷低头行礼,静待他过去。
    刘隆余光瞥见他们冻得红通通的脸,进了后殿低声说:“他们大冷天在外
    面扫雪怪可怜的,你吩咐太官灶上煮着姜汤,给寺人宫女喝省得得了风寒。”
    江平应了退下去吩咐人,刘隆进入殿内,抬头看见母后和曹马两位女史如往常一样处理奏章。
    刘隆行礼拜见,邓绥笑着让他坐下,命人端来一盅烤梨给他吃。
    刘隆:……
    好吧,不好拂了母后的好意。刘隆拿着银勺子,尝了一口羹汤,石蜜和蜂蜜放了很多。
    “好吃吗?这是马女史发明的吃法。”邓绥笑问。
    刘隆点一点头说:“不错。”
    邓绥闻言笑起来,转头对马秋练说:“他说不错,肯定是不喜欢吃。若是喜欢吃,一定会绘声绘色地描述色香味。”
    马秋练闻言笑起来,道:“这只是一个小炖汤,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很正常。圣上,这个烤梨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刘隆如实回答:“太甜了。”
    邓绥摇头说:“我觉得多放些蜜好吃,不然压不住梨子的酸味。”马秋练和曹丰生纷纷附和,三人十分不理解刘隆的口味。
    几人说笑一会儿,刘隆坐在邓绥身边开始看起奏表。
    今年,三公几乎都换了。六月份太尉司马苞薨逝,太仆马英顶上太尉一职。这个月司徒夏勤被罢免,司空刘恺为司徒,光禄勋袁敞为司空。①
    东汉这些年的三公更换频率颇高,大部分是因为天灾免职。虽然邓绥和刘隆不信这些,但是天下的百姓信任这些。
    天降灾异,皇太后和皇帝肯定没错,有错的只能是三公。邓绥认为灾异频繁严重或者三公不符己意时,就会罢免三公。
    新上任的三公资历浅,都不如当初顾命大臣张禹的权利大,张禹除了太尉,还兼任录尚书事。
    东汉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其实处理着国家日常事务。三公的权利不如前汉时大,但三公凭借名望,在社会上保持着卓然的地位。
    刘隆看到新上任三公之一的司空姓袁,突然想起东汉末年经常把“四世三公”挂在嘴边的袁绍和袁术。
    袁绍二人口里的“四世三公”可不是四代人中有三人坐到了三公,而是四代人中每一代都有人坐到三公。
    这就是所谓的世家,世卿世禄。
    袁绍袁术就是凭借袁氏的门生故吏才能逐鹿中原。
    哦,那个失掉鹿的倒霉蛋就是刘隆所在的东汉。
    刘隆顿时来了兴致,问起袁敞的家世来。汝南袁氏,父亲袁安担任过三公之一的司徒,自己又做了司空。
    这肯定就是袁绍袁术的先祖!刘隆百分之二百肯定。
    江平见刘隆对袁敞感兴趣,低声道:“袁司空刚正廉洁,不阿从邓氏。汝南袁氏家风廉正肃穆,为乡里称赞,朝中有不少故旧。”
    刘隆明白江平的意思,摇摇头,他对联合外臣夺权没兴趣。大汉水旱蝗震兵祸不断,折腾来折腾去,最后的苦果还是老百姓吞咽。
    而且,母后做得很好,换上刚满十周岁的
    他,铁定被大臣架空。母后也不阻拦他参预朝政,等母后做不动了,他也成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权力就顺顺利利交接了。()
    朝臣、宦官和外戚斗争,损伤的都是大汉的根基啊!大汉都这么艰难了,还是不要折腾了。
    ?想看星辉映川写的《[东汉]我有母后》第57章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你说,袁敞他爹做司徒,自己做司空,他们家下一代下下一代会不会也有人做三公?”刘隆抬头问江平。
    江平闻言一愣,想起了朝野对汝南袁氏的评价以及袁氏声名鹊起的小一辈,斟酌道:“我听闻袁司空的侄子袁汤才华斐然,侄孙袁隗天资过人,又与马校书郎的次女结亲,过了年就要成亲。”
    “他们家子嗣繁茂,家教极好,各个明晓经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