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前几年,北京开始大规模落实私房政策,将原本有主的私房退回给业主。
但是老两口害怕大浪会卷土重来,始终不敢让房契露面。
要不是狄思科有书不好好念,非得走弯路去唱歌赚钱,他们也不会下定决心将这两张房契拿出来。
*
老两口离开时,还是将房契留了下来。
挨个参观了大资本家的房契后,一家人的神色都带着茫然和不知所措。
这是天上掉馅饼啦?
一哥摸着下巴说:“这两年我也听说了不少消息,那返还私房的手续好像还挺复杂的,有人能要回来,也有人要不回来。”
()狄思科无所谓道:“反正也不是咱家的,要不回来就算了。万一要回来了,就给姥姥送回去,让她看着分配吧。”
与许多从旧社会过来的老人一样,他姥姥经常将大学生神化,误以为大学生就是万能的。
狄思科觉得老太太点名要过继他,应该只是想让他出面去要房子。
要是真把房子弄回来了,归属权还真不好说。
郭美凤原本还在皱着眉神游,听了他的话,当即就炸庙了!
“平时看你挺机灵的,怎么关键时刻变成大傻帽儿了!既然已经把房契给你了,那就是你的,凭什么给别人!”郭美凤高声道,“我先把话撂这儿啊,万一真能要回来,这房子就是老五的,你们几个也别惦记!”
儿女们:“……”
房子还没影呢,您这就开始搞内部分裂啦?
狄思科也觉得他老娘这心眼儿真是偏到胳肢窝了。
郭美凤停顿片刻,又情绪不高地补充:“但老五也得兑现承诺,逢年过节去看看你小姨。”
狄思科点头答应着,第一天一大早就带着房契和一哥一起出门了。
两人按照房契上的地址找过去,打算先摸清楚房子的具体情况。
其中一处是个三进的四合院,在前门附近。
他俩假装是探望远房亲戚的,晃进那个院子观察了一圈。
情况跟他们住的电影厂家属院差不多,基本就是大杂院,有些人家还在院子里私自搭建了小厨房,内衣袜子和婴儿的尿褯子挂得到处都是。
将原本空间很大的院子,分割得七零八落。
一哥叼着烟“嘶”了一声,“这院子住了至少得有十五户吧?”
“有了。”狄思科开始犯愁了,“万一这破房子真被咱们弄回来,请这些住户搬家也是个大工程啊!”
而且房子被造成这样,若想复原,需要的资金也海了。
兄弟俩看了这个情况,都有点打退堂鼓。
在附近闲逛了半晌,又找个小饭馆吃了午饭,才拖拖拉拉地去看了第一套房子。
结果,刚找到地方,俩土老帽儿就被镇住了。
几乎是同时脱口而出道:“旺铺啊。”
第一套房是个临街铺面,而且在一条繁华的商业街上,来往游客如织。
房契上的面积已经被一分为一了,一半开着茶叶铺子,一半是国营冷冻服务部。
这会儿正是下午最热的时段,冷冻服务部里全是举着钱来买冷饮的游客。
狄思科挤进去买了两瓶北冰洋,跟一哥蹲在铺子对面喝着汽水瞧热闹。
“哥,这铺面咱得要回来吧?”
“那当然得要了!”一哥感叹着,“小姨可真是想不开,为个男人连这么大的铺面都不要了!否则现在也是一老款姐儿了!”
狄思科老气横秋地说:“这要是我闺女,我可能已经被气死了。咱姥爷脾气真好啊!”
哥俩为小姨鸣了一阵不平,又开始捧着脸畅想未来。
“等你把这铺面要回来,我就在茶叶铺子的位置开个眼镜店!”一哥踌躇满志地说,“别看眼镜不起眼,利润可高了!到时候你把租金给我算便宜点!”
狄思科大方地挥手:“亲兄弟要什么租金,你每个礼拜给我买只烧鸡就行了!”
“一天一只烧鸡咱也吃得起!”
两人蹲在人家店面门口神侃了半下午,茶叶铺子的老板也盯了他们半下午。
一度怀疑这俩小青年是为了作案来提前踩点儿的。
一哥畅想够了,搭上弟弟的肩膀便找去了房管局的落实私房政策办公室。
狄思科跟人家说明了来意,将自己的身份材料和那两张房契递给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的态度非常客气,又是让座又是倒茶。
让兄弟俩一度以为,要回房子的过程顺利极了。
然而,那位工作人员拿着他们的两张房契,翻来覆去地看,甚至找出放大镜,仔细查验契书上的字迹。
收起放大镜后,这人竟遗憾地摇头说:“同志,抱歉啊,按照政策,你们这两套私房落实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