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665章·第七十二章
皇帝正在吃饭。
他原来是个健壮而有胆气的少年,被完颜娄室在京城下拖行了一圈后,他再也站不起来了,脸也毁了,精气神也没了,饭吃得就很少了。
近身伺候的小内侍知道,他原来的脸是淡棕色,透着被阳光晒过的气息,英俊又明亮,后来他的脸就变得苍白,脸上有许多交错的浅沟,他吃得越少,脸越消瘦苍白,那些伤疤就显得越吓人。
但现在他吃得很香,他吃了几块炖牛肉,一条煎得外酥里嫩的鱼,又喝了一碗素汤,是用瓠瓜熬的,很清甜。他就着这些食物吃了一碗米饭后,内侍没等他吩咐,就立刻为他奉上了第二碗。
就在长公主南巡后,关于皇帝吃饭的问题,宫中有一段很简短的对话。
皇帝吃得依旧很少,每一样菜只吃一两筷,用汤泡小半碗饭,吃了之后就放下筷子了。
他身边一个老内侍就劝他说,而今长公主出巡,太上皇又要清秀,京城里虽有相公们,可遇了事还是要官家表态的,官家须得珍重身体,否则殿下出巡也不安心啊。
皇帝说,我整日里不说不动,吃不下呀。
老内侍说,那咱们每日陪着官家,多走一走。
皇帝就叹气,叹气后就开始吃饭了,长公主出门这俩月里,他慢慢地又长了些肉。
他夜里不许别人离近了伺候,晚上也不喝水,只要早晚解手洗漱就是,这样一来内侍也不能在屋子里待着。
但皇帝的寝宫不可能没人,内侍就在外屋待着,侧耳听,偶尔能听到床榻作响,——要说他在那想女人的事,那已经是不可能了,况且如果他想,叫一个宫女进去折磨,大家也没什么办法,可他依旧是只有自己在床帐里待着。
内侍们就猜测,也许是皇帝辗转反侧,睡不着,自己在床上扑腾。
等到早上,皇帝的被褥一定是有些潮的,像是他这一夜出了许多汗,大家也不知道他怎么出的汗。
总之他是多吃了些饭的,身体面貌似乎也就精神起来了,只是他的话依旧少。
有人提议:“官家每日里都在宫中闲坐,走也没得走,不如出宫去金明池看一看……”
春天去金明池看看,这是大宋皇家的习俗,说出来也很正常。
但皇帝说:“不去,我在宫中静养就很好,有事中书省说一声,无事我还要独一读书。”
内侍就又说:“听说京城里又出了几本新书,奴婢替官家买了来。”
皇帝轻轻看他一眼:“我也是个不学无术的,少年时只顾着骑射冶游,现在正该读一读圣贤书。”
闲书也没得看,内侍们只好看他每天读圣贤书,难道大宋已经有了一个状元王爷,现在要多一个状元皇帝吗?
但皇帝就不说话了。
皇宫的确是随皇帝心愿进出的,只是赵构是个很谨慎的人。
明面上的宫规就那么几条,限制皇帝的少之又少。
侍就在御前拌起嘴(),????()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声调也很调皮,跟两只鸟儿叽叽喳喳逗趣儿似的,看到皇帝吃完饭,他们俩一边快手快脚为皇帝奉茶,一边还问:“陛下听了这么久,赏奴婢们一个恩典,陛下为奴婢们裁断吧。”
陛下捧着茶碗漱了口,又喝了几口新奉上的茶,挑了一块:“我倒是很想尝尝南边的粽子。”
说完他就微微笑起来,又说:“安国要回来,是北边有什么事么?枢密院却安静得紧。”
小内侍说:“不知道呢,京城里说什么的都有……”
皇帝听过后,就皱起眉:“安国到底还不曾婚假,京城里的官员们也该管一管这些流言。”
皇帝叫来了开封府尹,这职位这几年跳来跳去,据说曲端还想争取一下,不过目前是由文官版曲端,也就是李纲担任着。
除了脾气有点差之外,总体来说李纲干的不错,有长公主的支持,他比包拯更能干些,长公主手里握着兵权,也不需要在朝中搞两派斗来斗去,因此李纲没有人拖后腿,治理京城就是个快乐的差事。
使者宣李纲进宫,李纲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换了一身衣服,跟着使者走了,也没有找吴敏来商议什么,他觉得皇帝不管说点啥,他都是有应对方式的。
但皇帝宣他进宫后的对话就很难应对。
皇帝说:“安国每隔几日,要写信给我,报个平安的,这几日信还在,怎么京城里出了许多流言?”
“官家不必忧心——”
“我不忧心,”皇帝说,“还要卿多忧心些,否则鱼龙混杂,无心人说了有心人的话,待安国回来,岂不令她烦心?”
李纲有些窘迫,就告罪:“是臣考虑不周,庶务不清不明。”
官家就叹了一口气。
“有些胡话,我听了心中也烦闷,只盼着她尽早归来,一切安好,否则连我也要不清不明了。”
这话就有些危险。
李纲说:“官家的心意,昭昭若天日,那等居心叵测之人,臣必定全力捉拿。”
“如此就好,”官家说,“我虽身体孱弱,可非常之时,也要守好基业。”
接下来还有一些话,似乎又变得温和了。
官家问了京城其他的事,比如说物价有没有变化,治安有没有变化,有流言在,人心惶惶,需要群臣多费心,还有,京城的防务是不能疏忽了的,这个也是要紧之事,耶律余睹和张叔夜都怎么样?
李纲一一作答了,答得很流畅,答着答着,还忍不住要赞美皇帝一句,说他思虑周全。
君臣俩说了半晌,李纲就告退了。
宁福偷偷地在书房的阴影里藏着,竖着耳朵听这些对话。
奇怪的对话,她想,皇帝说起这些事是干什么呢?这京城不是他的京城,臣子也不是他的臣子。
她又听了一会儿,听着听着,她忽然冒出了一个很怪的念头:
皇帝在澄清自己,可也在隐晦地毛遂自荐:
我没能力对她做什么,可如果她出了事,我可以担当起皇帝真正的责任。
李纲并不忠于长公主,他只忠于大宋。
他会动摇吗?
第666章·第七十三章xhwx6\.c\om(xh/wx/6.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