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什么变革?”
    朱瞻基为后世人言语间透露出的信息量心中隐隐发颤:为什么对于传统以来一直不被重视的商人,天幕却反其道而行,说要用正确的思想进行引导?
    它为什么不认可那些商人转而去从事相对正经的“本业”,反倒可惜他们没有进一步发展“末业”?
    天幕分明之前在讲汉朝孝景皇帝的时候,也在大力肯定着他重本抑末的措施啊!
    可为什么,为什么到了他们明朝……
    它说的变革,是要变革什么呢?
    宣德皇帝带着对未知的惶惑与困扰,目光移向底下神色各异的朝臣。
    —
    “土壤的改良,种子的选择,技术的改进?”
    朱元璋重复着天幕给出的三个例子,出身社会底层的淮右布衣自然不难联想到这些都与农业有关,应该都有利于粮食产量的增加。
    可是令他震撼的是,后世人竟然认为这是商人该去解决的问题?
    “怎么可能呢?为什么呢……”
    老朱有些艰难地喃喃低语。
    这毫无疑问是堪称离经易道的想法,简直颠覆性地,要把朱元璋所有的固有认识打碎。
    朱棣倒是结合自己往日见过的那些富商,品味出几分味道来了:“爹,后世人说这些是商业性的问题,不等于是一定要商人去做的啊。”
    “商业性,也就是说,是跟商人行商性质差不多的问题。而商人最大的特质就是重利,为了利益他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铤而走险也不为过。”
    “所以……”他慢慢地理顺自己的思路,感觉随着这一点被后世人点破,脑海中被拓宽了不少的方向。
    “这三件事,如果办成了都是有利可图的。而商人为了赚取利益,会努力去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说到底,”他给这件事下了最后的定义,“无非驱之以利。”
    朱元璋懂了,老而弥精的洪武皇帝稍一眯眼,眼底闪过一道精光。
    “这三件事想要做成,肯定需要不小的财富。”
    他笃定地说道:“百姓肯定想要种出更多的粮食,但他们没有那个本钱去办成这些事。”
    只有商人,如果有足够的利益在前方诱导他们,为了能够攫取更大的利益,他们将有足够的财富与动力去完成这个想法。
    但是嘛——“那咱们又不一定需要商人来主导这件事情。”
    父子俩四目相对,明白了对方想到了一起去了:
    这什么什么技术的改进,让朝廷来做不行吗?
    【经济的话题说到这里,我们来进入军事部分。
    军事部分其实讲起来也会很短。因为景泰其实主要就干了一件事,但很诡异地却成为了他所有措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举措,被时人称为“虽未能如祖宗之旧,要以救弊举废,振弱为强,斯亦有足观者矣。”
    在之后百年的时间里面,虽然屡有废止或者更
    改,但到底对明朝的发展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团营制】
    于谦的目光一下子显得更为专注起来,而景泰也跟着明悟:这应该是后来,于卿将他的团营训练的举措最终完善成制度了。
    于卿果然是他的贤臣能臣啊!
    朱祁钰大为感叹。
    【团营制的前身,其实是朱棣所设立的京军三大营,即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
    五军营以步兵为主,三千营以骑兵居多,而最为人熟知的神机营,就是主打火铳和火炮的武器部队。
    他们在具体作战之时相互配合,往往布局严密且形成一股强大阵势,无愧是明朝最精锐的部队,在明朝前期历史立下了赫赫功劳。
    然而,三大营的本身也是存在着弊端的。这份弊端在朱棣、朱瞻基这两个都能亲身上阵的皇帝身上还并不明显,但到了堡宗时期却暴露无遗。
    那就是因为分开训练,三大营之间平时接触较少甚至互不相识。军队的调动十分困难,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也很生疏,某种意义上甚至都有点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宋味了。】
    朱元璋又快被气着了:虽然咱说过继承宋的法统,但这好像并不意味着咱想咱的明朝成为下一个宋朝啊!
    他恼火的目光这下是坚定地锁住朱棣了——之前别的事情,大多跟他还没什么直接的关系。老朱就算生气,到底也没真动起手来。
    可这三大营就是真真正正从朱棣手上产生的了。
    而朱棣此时却没感觉到老爹的迁怒,他满脑子都放在三大营内部的结构上:
    神机营?为什么神机营会最出名?
    后世人难道觉得火铳火炮这些的武器才是正确的发展路径吗?
    他这边低着头思索,那边朱元璋也不多跟他客气:其实是实在憋了太多的火气了,想压制一下都困难。
    “老四!()”
    &m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