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含加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从赤松子游?”
    刘邦压根来不及在乎张良也不支持废太子这件事情,就被前面他打算急流勇退的消息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时之间也顾不上别的,当场上半身越过案几就探到对面,握住了张良的手。
    “子房何必如此谨慎呢?不论是这汉家基业还是我本人,分明都离不开子房你的辅佐啊!”
    前不久才刚刚萌生了一丁点想法,并很快因为天幕的影响而很久没考虑这一点的谋士语塞了。
    张良:那什么,陛下你先冷静一下,放开我……
    “那是原本的未来了。”他组织了一下语言,有些无奈地开始劝说安抚起刘邦来:“臣此时也没有这种念头。”
    刘邦的焦虑也在他温和的语气中逐渐缓和下来,被张良周身那种云淡风轻的氛围影响,紧张的思绪也慢慢恢复冷静。
    他把探出去的身子收回来,然后起身走到张良旁边落座,用一种相对正常的姿态继续和张良交谈起来。
    “子房是不是因为这
    ()几年的征战下来,感觉身心有些疲惫了?”他沉吟片刻,便为张良找好了理由,说话的口气都带着点语重心长的意味:“子房若是想好好歇息,那自然可以,万事都得先以身体为重。”()
    “”“”
    ?想看浮笙闲写的《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第62章(含加更)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虽然他没主动站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但在吕家人找上门来逼迫他出谋划策的时候,他看逃避不过,也就提出了帮刘盈把商山四皓请出来压阵的计策,算是站在了太子一边。
    并且在刘邦后来还是想换太子的时候,也不忘帮刘盈劝谏上几句,最后还被刘邦送了个少傅位置。
    这俩人就属于最终稳稳当当度过了继承人风波的成功案例了。我们这个问题重点还在韩信身上。】
    关键的地方来了。
    因为刘邦换座之后,不得不直面他而半侧过身体的韩信调整好坐姿,全神贯注地望着光幕。
    告诉他吧,理由是什么。他才好决定自己的未来。
    【刘邦和韩信的君臣关系,其实向来是个值得人津津乐道的问题。
    毕竟太典型了,并且由于前后的转折之大,其可探讨性甚至超过了刘邦和张良之间那种差不多从头到尾没什么波折的和睦。
    我们在这里简单捋一下这对君臣关系发展中的几个重要节点。
    登台拜将和解衣推食这些不用赘述,是韩信对刘邦感恩之心的起点。但从客观角度出发,这对君臣之间相处的时间实在太少,少到以刘家人祖传的疑心病,尚且没办法对韩信完全放心。】
    “但是将军上次愿意舍弃诸侯王位,已然让我看见了将军的忠义!”
    刘邦感觉因为这场叙述,自己简直手忙脚乱到恨不得多长出几张口舌出来。
    上一秒他还在挽留张良,这一会他又要忙着稳住韩信。
    刘邦:简直离谱!
    韩信对于这个评价倒是情绪稳定,只是依旧沉默着没回刘邦的话。
    【接下来应该是齐国事件,简单概括一下过程就是:韩信这边被刘邦要求去打齐国,结果两军正隔岸对峙着呢,那边齐国说他们被郦食其说服投汉了,不打了大家都是一伙人云云。
    然后韩信本来想想也就算了,打算收兵的时候又被蒯通说服,继续攻齐,使得郦食其被认为是来搞诈骗的被烹了。
    然后打下齐国之后,韩信一边对项羽这边派过来说服他分天下的使者,信誓旦旦地表示他对刘邦“虽死不易”,坚决拒绝了蒯通对他自立的怂恿;一方面又给刘邦写了封信求封假王以安定齐地。
    那边的刘邦收到之后心态都崩了,最后还是被张良和陈平联手压制下来才大笔一挥给了个齐王之位。
    怎么说呢,细究一下全是槽点。】
    韩信:?所以为什么我当初求封假王陛下会不高兴?
    他原本看到郦食其最后的下场,下意识地挪开了视线。
    ()可在后世人讲到假王之时刘邦的回应,又有点怀疑起自己当初收到的消息。
    感情从一开始刘邦就不乐意给他封王吗?他在刘邦心里就这地位?
    而另一边刘邦也没绷得住:
    “那个时候有人劝你自立?”
    他这回是真的顾不上什么韩信的心情。刚好相对而坐着,他便更往前了一步,让韩信的眼神因为侧面捕捉到了动静,本能地回望过来。
    “是。”原本因为这件事比较犯忌讳,压根没跟刘邦讲过的韩信,此刻因为对面严肃起来的神色,下意识就坦然地答到:“但我从来没想过这点。”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