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九十一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温情和尊重都没有呢?
    因为,此时的徐志摩心里装着另外一个女人,哪里还容得下张幼仪呢?张幼仪和徐志摩在英国伦敦、沙士顿以及德国柏林生活,这段期间徐志摩对待张幼仪一如既往的不友好,甚至有些残酷。两人在沙士顿住下后,不久张幼
    仪就怀孕了。此时徐志摩正因林徽因而心烦意乱,无暇顾及张幼仪,一听便说:“赶快打掉”。那个年代医疗水平有限,打胎是极其危险的,张幼仪不愿意打掉孩子,对徐志摩说:“可是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徐志摩却冷冰
    冰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徐志摩坚持要同张幼仪离婚,即便是张已怀有身孕,由于张幼仪一直不答应离婚,徐志摩便一走了之,将张幼仪一人撇在了沙士顿。张幼仪产期临近,无奈之际,便给二哥张君劢写信求救,来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
    了孩子。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去向,却没有理睬。只是在要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才找到柏林,逼着她签下了离婚协议。这是中国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签好离婚协议后,徐志摩跟着张幼仪去医院看了
    他们的小儿子彼得,张幼仪谈到徐志摩“把脸贴在窗玻璃上,看得神魂颠倒”,但是“他始终没问我要怎么养他,他要怎么活下去”。
    那个时代的文豪们不知怎么的受了西方自由精神的“荼毒”,个个强调婚姻自由,恋爱自由,反抗包办婚姻,可是你们反抗归反抗,自由归自由,为什么连对女性最起码的尊敬和爱怜都没有了呢?尤其是没有丝毫责任心!!!
    连最基本的义务都不愿意承担,真是枉为男儿。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牺牲的却是一个女人的一生。张幼仪同样是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她已经被封建思想压榨了一次,徐志摩又对她进行了第二次碾压。。。。这个可怜的女人再不独
    立起来估计就变成《一个陌生女人》中的陌生女人了,卑微到尘埃,连最后的倾诉权都掌握在男性手上。嗯,我还是喜欢茨威格,他对女性那种基于人道情怀之上的关怀、爱怜、尊重和同情与徐志摩不一样。
    扯远了,总之在没担当这方面,托尔和徐志摩有点异曲同工之处。
    当然,托尔至少比徐志摩强点。(本人的确非常看不起徐志摩,实际上本人也不太喜欢那些所谓的民国大师......为国为民的真没几个)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