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常风中举(五千字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背:「你这人一向铁石心肠。这回怎么还哭上了?别哭了。让笑嫣听到,还以为我在跟你弄什么新奇的花样。」
    九夫人抱住了常风:「常风,我这条命这辈子是你的了!」
    常风一呲牙:「啊呀!你轻点抱我。我伤还没好呢,疼!」
    九夫人坐到了床榻上,用手拍了拍被褥:「过来,躺好......」
    且说常风在京城大破秃鹰会。一个月后,大同方面。
    此次小王子带来了五万鞑靼铁骑。
    明军一方,大同驻军、陕军援兵、京营援兵加起来足有十三万人。
    当初土木堡之变,明军跟瓦剌的兵力对比为五十万对五万。
    但仗要看谁打,兵要看谁统领。
    土木堡时,统帅是「大明战神」堡宗和王振。
    这一回统帅却是马文升和王越——两个在成化朝出了名能打仗的文官。
    他们指挥十三万明军,将大同守卫得如铁桶一般。
    其实,弘治帝登基两年多,国势刚有蒸蒸日上的苗头。弘治帝并不希望边关发生对耗国力的大战。
    马文升临走前,弘治帝给他交了底:「尽量御敌于国门之外,避免主力决战。若小王子得寸进尺,那我军就不必退让,定要打出军威、国威!」
    故而,马文升拟定的策略偏重防御。并没有主动出击的设想。
    然而国与国之间的博弈,情势瞬息万变。
    常风在源升茶馆内找到的暗桩名册派上了大用场。
    孙龟寿到大同后,派遣精干手下,冒充蒙人混入了鞑军军营,联络上了隐藏在鞑军中的暗桩。
    暗桩传递出了两条重要情报。
    第一条情报:其实鞑靼后方存有隐患。瓦剌部死灰复燃,对鞑靼的腹地构成威胁。小王子此番南下入寇,并未下定决战的决心,以试探为主。
    第二条情报:鞑军粮草辎重,囤于大同以北一百五十里的平阳川。
    马文升当机立断,亲自挑选三千骑兵,以叶广为主将,奇袭平阳川。将鞑军粮草辎重一举捣毁。
    没了粮草辎重,这仗还打个屁?
    之前秃鹰会派人联络小王子。说什么会炸死大明皇帝和一堆武将。
    可现在小王子根本没收到秃鹰会阴谋得逞的消息。
    小王子萌生退却之意。
    马文升审时度势,给了小王子一个台阶下。
    想入贡?可以!使者总人数最多五百人,不得携带任何兵器。我大明欢迎你们前往京城朝贡。明军还会派兵护送。
    小王子面对大同固若金汤的城防,打又不是。不打吧,在此停留太久又怕后院失火。
    无奈之下只得就坡下驴。派遣手下的知院桶哈,率五百人赴京入贡。
    弘治朝初期的小王子入贡事件,就此尘埃落定。小王子的入寇意图没有得逞,大军返回草原。鞑靼知院桶哈率五百人,在明军的严密「护送」下赴京。
    在平息小王子入贡事件中,常风也出了一份力。
    当然,主要还是靠马文升等名臣悍将运筹帷幄,明军将士同仇敌忾,拼死效命。
    春去,夏来。夏去,秋来。
    转眼到了弘治二年的八月末。
    北直隶贡院。
    院兵敲了试毕锣,贡院的大门打开。无数参加秋闱乡试的学子鱼贯走出了贡院。
    其中也包括常风。
    今年二月大经筵时,常风的一番宏论颇得弘治帝赏识。弘治帝一高兴,赏常风破格参加北直隶乡试。
    常风这是奉旨赶考。
    锦衣卫中的皇帝心腹破格参加科举,常风是第一人。但不是最后一人。
    数十年后,常风手下一个叫陆炳的年轻人也参加了科举。但参加的不是文乡试,而是武会试和武殿试,高中进士......
    自然,这些是后话。
    常风伸了下懒腰。乡试考了三场,每场三日。他已经在贡院里待了整整九天了。
    他的属下钱宁、石文义身穿飞鱼服,领着十几名力士快步走向了常风。
    一众学子看到这一幕,纷纷惊愕:这位仁兄怎么刚考完就招惹上了锦衣卫?别是考试作弊了吧?他算完了,进了锦衣卫,不死也得脱层皮!
    可是,他们没有看到锦衣卫给常风拴上铁链,带上大枷。
    那群如狼似虎的锦衣卫竟给他跪下磕头。
    这让学子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钱宁跪地磕了个头,笑道:「恭贺常爷乡试高中!」
    常风笑道:「都起来吧。别胡说八道的。还没放榜呢。让其他学子们听了去,还以为乡试有猫腻呢!」
    石文义道:「以咱们常爷的才学,高中举人还不是手拿把掐的事儿?说不准能中个解元!」
    「明年会试、殿试,常爷再一路考下来,金榜题名,当个状元!嘿,那就给咱们锦衣卫长了大脸了!」
    钱宁附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