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曹斌的调查陷入了僵局。
对苏宁的监视持续了数周,结果却令人沮丧。
那个年轻人生活规律得像个苦行僧:每天准时开店、关店,大部分时间都在店里看书或擦拭那些永远卖不出去的货品,偶尔外出也是去附近...
苏宁接到一个新剧本,是林姐推荐的。剧本名叫《深渊》,是一部悬疑题材的电影,讲述一位心理医生在治疗一名连环杀人犯的过程中,逐渐被对方的精神世界吞噬,最终分不清现实与幻想的故事。
剧本很厚,苏宁花了整整三天才看完。他坐在书桌前,手指轻轻摩挲着封面,眉头微微皱起。这个角色很复杂,需要演员在不同层次的情绪中切换自如,甚至要在某些场景中表现出精神分裂的状态。
他拨通林姐的电话:“这个角色,导演是谁?”
“李慕白。”林姐顿了顿,“你可能听说过他,他拍过《黑镜》《沉默的证人》这些作品。”
苏宁点头,虽然没合作过,但李慕白的名字在业内如雷贯耳,是出了名的“演员杀手”,他的电影对演员的要求极其严苛,几乎每一场戏都要拍十几条以上,直到演员真正“进入角色”。
“你愿意接吗?”林姐问。
苏宁沉默了几秒,然后说:“我见见导演再说。”
见面安排在三天后,地点是李慕白的工作室,一间藏在郊区的老厂房改造的办公室。苏宁走进去的时候,李慕白正在看一段旧电影的片段,是《闪灵》里的疯子医生那段戏。
“你来了。”李慕白没有回头,声音低沉,“你看过剧本了?”
“看完了。”苏宁点头。
“你觉得这个角色最难的地方是什么?”李慕白终于转过身,眼神锐利如刀。
苏宁想了想,缓缓道:“不是演疯子,而是演一个‘觉得自己没疯’的人。他一开始是医生,后来变成了病人。这种身份的转换,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崩塌。”
李慕白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笑了:“你懂了。”
他起身,走到苏宁面前,递给他一张纸:“这是剧本的修改版,比你手里的更复杂。我需要一个能承受压力的演员,不是靠技巧,而是靠灵魂。”
苏宁接过纸,眼神坚定:“我愿意。”
李慕白点头:“很好。明天开始,封闭训练。”
---
训练持续了一个月。李慕白请来了心理学专家、行为分析师,甚至请了一位真正的精神病医生,带苏宁去精神病院实地观察病人。
苏宁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跑步、冥想、练台词,下午则进行角色分析和情绪训练。李慕白要求他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即兴表演一段“崩溃的医生”戏码,苏宁在镜头前沉默了十分钟,然后突然开始自言自语,眼神逐渐涣散,仿佛真的陷入了某种精神错乱的状态。
拍摄正式开始后,李慕白的严格远超苏宁的想象。一场戏可以拍二十条,甚至三十条。有时他刚进入状态,李慕白就喊停,说:“你刚才的眼神太‘演’了,不是真的恐惧。”
苏宁开始怀疑自己,甚至在某次拍摄后,一个人在片场角落坐了两个小时,沉默不语。他知道,这不是普通的表演,而是一次彻底的“剥离”??把演员的自我意识一点点磨掉,让角色真正占据身体。
某天,他在一场戏中饰演医生第一次面对杀人犯的场景。苏宁站在审讯室里,对面坐着一位真正的精神病患者,是剧组从医院请来的顾问。对方的眼神冰冷而空洞,仿佛真的能看穿苏宁的灵魂。
苏宁一开始还能保持冷静,但随着对话深入,他开始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对方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在剖析他,甚至提到了他童年的一段经历??那是剧本里没有的。
苏宁愣住了,冷汗从额头滑落。
“Cut!”李慕白喊道。
苏宁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已经全身发抖。他看向对面的“杀人犯”,却发现对方已经换人了,那只是一个演员。
“你怎么了?”李慕白走过来,语气平静。
苏宁摇头:“我不知道……刚才那一刻,我真的觉得……他看穿了我。”
李慕白看着他,眼神中带着一丝满意:“你开始进入角色了。”
苏宁沉默了很久,终于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
电影拍摄期间,苏宁几乎与外界断了联系。他不再出席任何活动,也不再接受采访。他的朋友圈只剩下剧组的人,而他的生活,也只剩下角色。
某天晚上,苏宁在片场加拍一场戏,是医生在深夜独自一人面对镜子的场景。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眼神逐渐变得陌生,仿佛那个不是他,而是一个潜伏在他身体里的“病人”。
他缓缓开口:“我不是医生……我是病人……我才是那个需要被治疗的人。”
说完这句话,他突然笑了,笑容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