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怎么说,今天这事,他是咱们的恩人。这份人情,咱们得记在心里。”
郭老师望向窗外,夜幕已经彻底降临,青岛的夜空被城市的灯光染成了淡淡的橘色,医院大楼里灯火通明,每一扇窗户后都藏着不同的故事。
他轻轻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认真:“是啊!要不是他,我这脚可能就废了,这部戏也拍不成了。等我好点了,一定要好好谢谢人家,不能就这么算了。”
晚上八点多,护士给郭老师戴上了固定支架,淡蓝色的塑料支架裹在脚踝上,虽然有些笨重,却让他觉得无比安心。
剧组派来的商务车已经停在医院门口,孔导扶着郭老师慢慢走出急诊室,坐进了车里。
车子平稳地驶离医院,孔导掏出手机,拨通了陈涛的电话。“今天真是多亏了你表弟苏宁,”
他的语气格外诚恳,没有一点导演的架子,“郭老师的伤处理得特别及时,医生说只是轻微撕裂,戴两周支架就能好,一点不影响拍摄。你替我们好好谢谢苏宁,等回头剧组聚餐,我亲自敬他一杯。”
副驾驶座上的陈涛开着免提,听到孔导的话,顿时眉开眼笑,声音里满是雀跃:“孔导您太客气了!苏宁就是顺手帮了个小忙,哪用您这么郑重?能帮上郭老师和您的忙,是他的荣幸!”
坐在后排的苏宁安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搭在膝盖上,脸上没什么表情,仿佛电话里谈论的不是自己,只是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他望着车窗外流光溢彩的青岛夜景,五四广场的灯光秀在夜色中格外耀眼,可他的心里却空空的。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那套复位手法,也记不清以前有没有帮过人,只觉得刚才在球场上,看到郭老师受伤时,身体像是本能地做出了反应。
挂断电话后,陈涛兴奋地拍了拍方向盘,转头看向苏宁,眼睛亮得像星星:“听到了吗?孔导亲自打电话感谢你!这下你在剧组可算出名了,以后肯定有不少人想跟你交朋友!”
苏宁淡淡一笑,声音轻轻的:“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而已,没什么好炫耀的。”
话虽这么说,他的内心却并非毫无波澜。
自从车祸失忆后,他每天都活在迷茫里,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该去哪里,像个漂浮在海上的孤岛,找不到方向。
可今天,当他看到郭老师因为自己的帮助而缓解了疼痛,听到孔导和陈涛的感谢时,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涌上心头。
那是被需要,被重视的满足感,像一缕微弱却温暖的光,悄悄照亮了他空白又灰暗的内心世界。
车窗外的夜景还在不断变化,霓虹灯的光芒映在苏宁的脸上,忽明忽暗。
他看着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心里第一次有了不一样的想法:也许,在这个失去记忆的新生活里,他不是一无是处的,也许他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找到活下去的意义。
而此刻的医院里,郭老师刚回到酒店房间,就对着助理认真地叮嘱:“你帮我记在备忘录里,等这部戏杀青了,一定要好好谢谢苏宁。不只是口头说句谢谢,得有实际行动??他要是想回学校读书,咱们可以帮他联系学校;
要是想找工作,咱们也能帮着打听。总之,不能让人家觉得咱们不懂感恩。”
“好。”助理连忙点头记下。
看着郭老师认真的神情,心里也明白,今天这事,确实让这位老戏骨记在了心里。
那个平凡的青岛夜晚,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因为一个少年的善意,在两位影视界大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感恩的种子。
没人知道,这颗种子会在未来生根发芽,为苏宁的命运带来怎样意想不到的转机,只知道此刻的青岛夜空,因为这份温暖的善意,变得格外明亮。
......
青岛影视基地的晨光刚漫过布景板,剧组的工作人员就已忙碌开来。
尽管郭老师因脚踝伤势需静养数日,回归后也只能先拍文戏,但《父母爱情》的拍摄进度并未因此停滞。
道具组忙着调整家具陈设,灯光师在架起的轨道上调试角度,空气中满是紧绷又有序的气息。
苏宁跟在大表哥陈涛身后走进片场时,最先察觉到的是空气里那丝微妙的变化。
以往他作为临时场务,主要的工作也就是放饭,就像片场角落里的影子,主演和核心团队的目光从不会在他身上多作停留。
他们要盯剧本、对台词、跟镜头,忙得连喝口水的间隙都少,根本无暇留意这些默默打杂的“透明人”。
可今天,他刚走到器材车旁,就有人主动朝他打招呼。
“小苏,来得正好!”执行导演从监视器后抬起头,手里扬着一叠场记单,语气比往常热络了几分,“帮我把这份文件送到B组,他们在西边的老房子布景那。”
“好。”苏宁快步上前接过文件。
只是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