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六章 铁甲连营壮天威,万国荟萃聚华筵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戈铤连云,旌旗耀日。
    军兵以三千人为一营分成了四个方阵,等待着陛下出现在御幄之内,对军兵示意时,山呼海喝声传遍了整个松江府上海县。
    大明大阅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振积弱之气,励将士之心,检阅军队训练成果,振奋人心的同时,最直接了当的宣威。
    参加万寿圣节大阅除了皇帝,随扈大臣之外,则是以松江府的势要豪右为主,他们坐在观礼台上,直观的感受到了皇帝手中的力量。
    在三呼威武之后,大明军兵站在了承天门御道的两侧,在号角声、鼓声和礼炮声中,大阅正式开始了。
    戚继光带领大明骑营出现在了御道的尽头,勇武骑营,在大宁卫之战、全宁卫之战、板升之战、平壤之战、仁川之战、长门之战,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勋。
    勇武骑营是大明普遍的叫法,它的全称是执大驾勇字旗五军红盔贴直官军。
    戚继光全甲,扛着大纛龙旗,这就是执大驾,松江府的风吹动着团龙旗,不停地翻卷着,而左右各二十骑,分别扛着勇字旗和武字旗,每军皆带红盔,红盔指的是盔为红色,而非整个头盔都是红色。
    直官军,其实就是班直戍卫之意,意思是直接隶属于皇帝本人。
    三千重装骑营是大明唯一的重骑兵,在战场上,往往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这个规模已经足够大了,永乐年间的三千营,也就是三千人的规模,并没有太多。
    不客气的说,就这三千骑营,在后勤补给充足的情况,完全可以把大明江山再打一遍。
    这种重骑兵,即便是以大明的富裕,依旧只能养三千人,主要是后勤补给的压力实在是太大,而且随着火器的威力越来越大,重骑兵退出历史舞台,几乎是一个定局。
    但在眼下,重骑依旧可以在战场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骑营全甲通过承天门的时候,整个承天门观礼台就像是被摁下了静止键一样,只有风声、和常乐寺乐的奏乐,再无其他,观礼台的人群,连讨论都不想讨论。
    这也是松江府这些富商巨贾,势要豪右,这些新兴资产阶级第一次如此直观的面对暴力。
    这是一支刀尖上沾满了敌人鲜血的军队。
    骑营之后,则是由马芳次子马林,率领的步营三千,这支步营为耀武步营,和三千重骑兵一样,都是红盔贴直官军,这是大明最精锐的全甲重步兵。
    马芳是奴隶出身,他被俺答汗掳掠到了草原做了养马奴,后来马芳逃回了大明,就成了俺答汗一生挥之不去的噩梦。
    在大明捣赶马弄得草原怨声载道的时候,俺答汗纠集了自己九万骑兵南下大同,要给大明一个教训,要逼迫大明收回这些捣赶马的边军。
    俺答汗率九万骑,和马芳一万骑对上了阵,俺答汗七战,都是大败亏输。
    至此,俺答汗对于捣巢赶马之事,再也没有任何办法了,战场的天平彻底向大明倾斜。
    而马林在父亲离世后,已经扛起了阳城伯府的大旗,作战极其英勇,入朝抗倭九胜大捷,让阳城伯成为了阳城侯府,他扛着龙旗大纛走在了最前方,而马林的左手边,是赵老七赵吉,膀大腰圆,极具压迫感。
    赵吉菜户营出身,以军功得耀武营世袭千户,世袭千户是寄?官,光吃俸禄不干活,想要领兵打仗,得通过讲武学堂的考核,还要从基层一步步的升转。
    耀武步营每一名军兵,都扛着一把燧发鸟铳,因为是阅兵,不是打仗,步营配置的虎蹲炮、偏厢战车都没有展示,可即便如此,已经让人情不自禁的屏住了呼吸。
    “全体都有!立定!”马林的步伐越来越小,呼和着号令,停在了承天门的正前方。
    耀武步营要向陛下展示线列阵法,线列阵,大明人多数只听其间,不见其形,在马林的指挥下,很快,步营三千军,就变成了三列横阵,让观礼台上所有人惊讶的是,他们的枪口居然对准了观礼台!
    对准观礼台也就罢了,观礼台就在承天门下,这不是火铳对准了陛下吗!这是要造反吗!
    “放!”马林手中小旗挥舞落下。
    观礼台上有人甚至已经站了起来,想要夺路而逃,但没有火药爆鸣声传来,因为马林只是演示三段击和线列阵,为何能够三千人压制三万倭寇。
    火铳里没有火药,燧发火铳的枪管都是木塞堵着。
    即便是表演性质的花架子,但依旧吓的观礼台上的众人,出了一把冷汗!
    “一群胆小鬼。”朱翊钧自然看到了观礼台上的异动,他这个皇帝都一动不动,也不知道这些个富商巨贾们怕什么怕,显然是做了一些亏心事的。
    耀武步营展示了横阵后,又展示了方阵,纵阵,方阵是应对对方骑兵的防守,而纵阵主要用于行军,战场推进。
    在耀武步营之后,则是奋武骑营,和勇武骑营重骑兵不同的是,奋武骑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