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秋婵还是一脸不解,见状,夏云溪将手指向上方。
循着手指的方向,秋婵抬头望去,只见在半山腰处有座供人歇脚的凉亭,似有俩人在密切交谈着,但因隔着有些远,她也瞧不真切。
“少爷,这两人是谁?”
夏云溪答:“书院教书的陆先生跟阳家子弟。”
一直沉默不语维持车夫本分的刘伯庸听到这话,目光微动,内心稍感讶异。
他们一行人在书院山脚,而凉亭离他们少说也有百来米,寻常人能够看见上边有人已实属不易,可夏云溪却能清楚看见上面两人的面貌。
“那这俩人又在说什么呢?”秋婵问。
“没说什么,等他们谈完,咱们在登山。”夏云溪随口答道,目光却还停留在俩人身上,怎么看也不像“没说什么”。
刘伯庸眼神稍感玩味,他作为炼气武夫,相隔百米听见上边窃语,这并非难事;可夏云溪作为夏家公认的“废材”竟也有这般耳力,这便有些匪夷所思了。
并且,他早已注意到夏云溪行走时,腰板挺直,步伐竟分外稳健,好似有股气绷在胸腹间。
武夫者,行立坐卧皆有规矩可言,该松懈的松懈,该紧绷的紧绷,无一不需契合肉身。
问身境,便是要先强身健体,后自觉,自识,自知,充分掌握自身筋骨体魄。
人若连自己身体都无法掌握,还谈何掌握别的事。
刘伯庸之前也并非没见过夏云溪,可那时他见到的夏三少步伐虚浮,脊梁松垮,精气不振,或许常人看不出来,可在刘伯庸这样的武道大家看来,近乎等同在脑门上标注“废物”二字。
可为何短短时间内,他竟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上边的谈话已落至尾声,刘伯庸上前几步,低声道:“少爷,此事是否要告知夫人。”
此前刘伯庸还对自己派来给夏云溪当保镖十分不满,觉着大材小用,可不知为何,现在这“少爷”二字出口得如此顺畅。
惊异于刘伯庸的态度变化,夏云溪稍感讶异,但未深思,道:“暂时不用。”
凉亭上的窃语已然停歇,夏云溪一行人大大方方地走出来,向位于山顶的书院走去。
走至半山腰,一行人恰好撞上下山的阳家子弟。
仅从外貌上看,这位公子哥无疑十分俊朗,高冠束发,儒袍绶带,不愧是矩麓书院一等一的年轻俊才。
一行人迎面碰上,夏云溪笑眯眯地拱手行礼,“阳师兄。”
阳轩矜持地点了点头,径直离去,作为矩麓书院风云人物兼阳家弟子,对于有人认识他,他并不觉意外。
两帮人就此相安无事的错身别过,夏云溪状若无事得继续登山。
矩麓书院创立于六十年前,起初是琅琊三大家集资为家族子弟求学建立,后由大儒汤正则出任首位山长,逐渐名声大赫,闻名琅琊乃至整个江州,便连如今琅琊郡守都曾是书院学生。
带夏云鸢进矩麓书院,理应去找书院山长办理入学事宜,但夏云溪找了找,发现陈山长并不在书院,遂让秋婵先带夏云鸢先入学旁听,虽然有些不合规矩,但夏家作为矩麓书院早年创始人之一,稍稍僭越也不碍事。
矩麓书院分甲乙丙丁四个班级,分别对应各个年级段,而夏云鸢现在上的便是先前夏云溪待的班级,丁级。
把夏云鸢带到班级后,秋婵便先行回去了,当今年代,女子是无法在书院求学的,夏云鸢因是夏家子弟,所以才能睁只眼闭只眼进书院,而秋婵仅是一介婢女,自然无法免俗。
照理来讲,送完夏云鸢入学后,夏云溪就该打道回府,但他担心夏云鸢第一天入学,难免会水土不服,于是便在这等矩麓书院下课。
至于你问夏云溪为何不去上学,夏云溪上辈子好歹是一流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跟这帮熊孩子学蒙学读物,就是大大浪费光阴,前些月之所以会来书院,纯粹是他娘逼的(字面意思)
昨日他怼的书院先生下不了台,原以为正好能光明正大不来书院,谁想人算不如天算,他又再次来了书院。
原想在书院广场打会儿拳,练会儿功消磨消磨时光,刘伯庸忽地上前搭话:“敢问少爷,可是成功入定,跻身了问身境。”
这并非什么值得隐瞒的事,夏云溪坦然承认下来:
“对。”
刘伯庸暗道果然,笑言:“想必少爷晋升问身境,对武道修炼已有充分了解。”
夏云溪没有打肿脸充胖子,坦荡道:“一知半解。”
刘伯庸微微点头,这个回答在他意料之中。
“劳烦少爷说下武夫九境的详细名称。”
夏云溪略作思索,答:“问身、塑筋、绵泥、养气、行气、气泽、真意、炼神,通神。”
这是最为基础的武道常识,下至蒙学孩童上至耋耄老者都能说出个八九不离十来。
“不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