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普觉:我悟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叫做菩提的树,冒昧请问李施主,可亲眼见过这菩提树?”
    你要见过才是有鬼,那样的话我倒怀疑你跟我是不是老乡见老乡……夏云溪面上含笑,缓缓说道:“那棵树原先不叫菩提,是因佛陀在那树下成道了,所以那树才叫菩提。”
    “原来如此,是老衲着相了。”
    普觉面露恍然,轻轻颔首,而后问道:“不知李施主说的这则故事,与待会儿你要向我讨教的佛学有何关联?”
    闻得此言,非但是天河寺众僧与方乐秋,就连蒲大少都将目光投注过来。
    自是有关联,且关联极大……夏云溪心里这般想着语,淡淡道:
    “敢问普觉方丈,对于佛法修行可有什么心得?”
    对于这个问题,就算是普觉都不敢贸然回答,斟词酌句许久后,这才言简意赅答:
    “守戒,修身,清心。”
    到底是得道高僧,回答的就是这般天衣无缝没有任纰漏……夏云溪心里边微微感叹,对于普觉的这番回答,你不能说他是对的,但也不能指责他的错的。
    看似大道精简,实则太过笼统。
    “近来偶有所得,我想作一偈子送给方丈,方丈觉得如此?”
    “愿闻李施主大作。”普觉两手合十,摆出副愿听其详姿态。
    站在这棵树皮粗糙干裂的大树下,夏某人略作沉吟,指着树道:
    “身是菩提树。”
    竖耳倾听的一众天河寺僧人皆眼神一亮,菩提含义觉悟智慧,把人身修行比作“菩提树”,真是恰到好处,最为合适不过了。
    随后夏云溪又吟道:“心为明镜台。”
    就连对诗词文字近乎一窍不通的方乐秋,听到这也觉有几分难言意味。
    “阿弥陀佛,光是这两句,李施主所作的偈颂便算作老衲生平所见,堪称是最妙最佳的了。”
    听得这两句,普觉忍不住低宣佛号,面露赞赏之意。
    犹还未完,树下摆着个大理石桌案,夏云溪将手放在石桌上,手指轻轻擦拭抹去灰尘,显露出光洁明亮桌面。
    他不疾不徐,道出最后两句来:“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好!”
    始终不发一言的蒲大少,待听完夏某人“作”的偈子,只觉这偈颂品质上乘,竟情不自禁,忍不住脱口而出。
    这种情况放在蒲逸身上,可谓是极少会发生的。
    他微微平复情绪,去打量天河寺一众僧人,发现他们中有人或眉头紧锁,或欣喜雀跃,或若有所悟,无一例外都难掩激动。
    显然而然,夏某人这偈子带给这些佛门中人的触动远远胜过他这纯粹武夫。
    方乐秋亦是如此,只隐约觉得这偈子禅韵莫名,作的奇好,但你要说给她带来什么感触,还真没什么。
    这偈子本就是夏云溪特意说给这些和尚听的。
    蒲逸瞥向普觉方丈,心底不由惊咦一声,因为他发现这江州城第一高僧,垂着头,似是古井无波,对于这姓李读书人所作的偈颂没有半点触动。
    正当他佩服普觉不愧是得道高僧,佛法高明如斯,竟有此从容心境,突然见到普觉他突兀抬起头来,脸色涨红,像似太过激动般,嘴唇不住翕动,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因为在场所有人里边,属他佛学最为高深,所以夏云溪这四句偈子,他的感悟才是最深,最能明白夏三少所作的偈颂代表了什么。
    把肉身体魄比作菩提树,觉醒开窍;心性当作明镜玉台,内视内觉内知,时时擦拭祛除尘埃污秽,照见自己本性,使之清净澄澈,犹如镜子般一尘不染。
    这近乎一语概括了他们佛门修士的修行。
    所以普觉才会这般失态。
    “阿弥陀佛,让李施主见笑了。”
    激动并没维系太长时间,普觉到底是得道高僧,片刻便恢复从容神态,但仍目光灼灼地注视着夏云溪:“李施主身具慧根,有佛性,实与我佛有缘。”
    能够作出这般直指佛门真义偈颂的人,若是转修佛道,与释宗三庙真觉寺的天生觉者,跟大禅通院的转世活佛相比,恐怕都半点不逊色。
    察觉到普觉眼神中饱含的炽热,再联想到他方才的话语,夏云溪不难猜出普觉的心底想法,登时一警惕,心说:
    好你个老秃驴,原还想心里过意不去,待会儿对你稍稍手下留情,不曾想你竟不怀好意,琢磨着要把我拐进寺庙里当你座下吹箫沙弥,那就可甭怪我“心狠手辣”了!
    两手负在背后,脸上和煦神态慢慢敛去,方才的温润书生消失不见,夏云溪凝视着老僧,淡淡道:“普觉,你可悟了?”
    普觉先是一愣,随即轻轻颔首,回道:“老衲悟了。”
    夏云溪定定看着普觉,老僧神色坦然,一派笃定。
    “不,你没悟。”
    片刻过后,夏云溪缓缓摇了摇头。
    此言一出,天河寺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