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一百六十六章 发挥全领域融合优势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白。”
    ……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基地进入了高强度运转状态。张小蕾带领团队完成了装配线的最终优化,苏荷则与沈宁合作,将新型生物传感器的原型机送入极端环境模拟舱进行测试。
    某天晚上,苏荷刚结束一轮数据分析,准备离开实验室时,手机又响了起来。这次是吴浩发来的信息:“过来一趟,我有话要说。”
    她赶到吴浩办公室,发现他已经等在那里,桌上放着一份厚厚的资料。
    “这是什么?”她问。
    “是你未来几个月的任务清单。”吴浩递给她,“除了继续完善生物传感器项目,我还安排你参与一项秘密任务。”
    “秘密任务?”苏荷惊讶。
    “对。”吴浩点头,“我们收到了一份来自海军的情报,怀疑敌方正在研发一种新型雷达干扰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并破坏我们的隐身技术。”
    “那我们要怎么做?”
    “我们需要提前布局。”吴浩语气沉稳,“你将负责一个跨学科研究小组,整合军工、生物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源,尝试开发一种全新的自适应隐身材料。”
    苏荷深吸一口气:“听起来很复杂。”
    “确实很难。”吴浩看着她,“但这也是你成长的机会。如果你能完成这项任务,就意味着你真正成为了我们核心团队的一员。”
    苏荷沉默片刻,随后坚定地点头:“我接受任务。”
    吴浩露出满意的微笑:“很好,明天开始,我会为你调配最优秀的研究人员。”
    ……
    夜色深沉,戈壁的风呼啸而过。苏荷走出大楼,仰望星空,心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责任感。
    她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整理文件的小秘书了。而是一个真正的科研工作者,一个肩负使命的探索者。
    远处,基地的灯火依旧明亮,如同黑夜中的灯塔,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她拿出手机,打开三人小群,轻轻输入一行字:
    **“这一次,我想亲手点亮属于我们的未来。”**
    片刻后,张小蕾回复:“欢迎加入战场。”
    沈宁也发来一条语音:“红柳已扎根,只待花开。”
    苏荷嘴角轻扬,转身走向实验室,脚步坚定,仿佛每一步都踏在未来的土地上。
    而在远方,吴浩站在观测平台上,望着这片荒凉却充满生机的土地,低声说道:
    “让我们一起,在这片戈壁之上,种下希望的种子。”
    深夜,苏荷独自坐在生物实验室的控制台前,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微流控芯片的传感模块正在进行第17次稳定性测试,温度模拟设定在-40c,湿度维持在5%以下。
    “还是不行。”她喃喃自语,手指快速敲击键盘,调整反馈参数。冷白的灯光下,她的脸色略显疲惫,但眼神依旧专注。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张小蕾发来的一条信息:“吴总让你去装配车间一趟,说有新任务。”
    苏荷合上笔记本电脑,起身整理了下衣领,快步走出实验室。夜风从戈壁深处吹来,带着些许寒意,但她已经习惯了这种气候。
    装配车间内灯火通明,吴浩和张小蕾正站在中央控制台前,面前是一块巨大的全息投影屏幕,上面显示着一组复杂的材料结构图。
    “来了。”吴浩抬头看了她一眼,“我刚刚接到军方通知,他们将在下个月举行一次联合反雷达演习,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应对方案。”
    “什么方案?”苏荷问。
    张小蕾插话道:“空军怀疑敌方正在开发一种新型雷达识别系统,能够有效探测我们的隐身涂层。我们得在短时间内研发出一款具备动态调节能力的新型隐身材料。”
    苏荷皱眉:“动态调节?你是说……像变色龙那样,根据环境自动改变反射率?”
    “没错。”吴浩点头,“这需要结合军工材料、人工智能算法以及你的生物传感技术。”
    “听起来像是跨学科融合。”苏荷若有所思。
    “正是如此。”吴浩语气坚定,“所以我决定由你牵头,组建一个专项研究小组,整合军工部、AI实验室和农业部的资源,尽快拿出可行性方案。”
    苏荷心头一震,随即郑重地点头:“我明白了,我会全力完成任务。”
    “很好。”吴浩露出一丝笑意,“我已经为你调配了最优秀的研究人员,明天开始,你们将进驻一号实验楼,进行封闭式攻关。”
    张小蕾拍了拍她的肩膀:“欢迎加入真正的战场。”
    ……
    第二天清晨,苏荷走进一号实验楼,映入眼帘的是早已等候在此的研究团队成员。其中包括来自军工部的材料工程师李然、AI算法专家赵辰,以及农业部的植物仿生学博士林薇。
    “各位,我是苏荷。”她站到会议桌前,目光扫过众人,“我们的任务是在三个月内,研发出一种具备环境自适应能力的隐身材料。这项任务不仅关系到军事防御技术的突破,也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创新。”
    赵辰率先开口:“如果要实现动态调节,我们需要一个实时感知环境变化的传感器网络,并通过AI算法进行分析和反馈。”
    “这正好是我的领域。”苏荷点头,“我可以负责设计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器,并与材料结构集成。”
    林薇补充道:“或许我们可以参考植物的应激反应机制,比如含羞草的叶片闭合,或者沙漠植物的水分调节系统,从中提取灵感。”
    李然则翻开了自己的笔记本:“关于材料部分,我们目前掌握的几种复合聚合物具备一定的可调性,但如果要达到隐身级别的响应速度,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分子结构。”
    会议持续了一个上午,讨论内容从理论模型扩展到实际应用,再到工程化实施路径。每个人都投入其中,气氛紧张而高效。
    散会后,苏荷回到自己的工位,打开电脑,开始梳理整个项目的逻辑框架。她知道,这次的任务远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具挑战性,但她也清楚,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执行命令的助手。
    她学会了如何思考,如何规划,如何在复杂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
    夜幕降临,实验楼内的灯光依旧明亮。苏荷站在窗边,望着远方基地的轮廓,心中升起一股从未有过的使命感。
    她拿出手机,在三人小群里输入了一行字:
    **“这一次,我要亲手打造属于我们的未来。”**
    片刻后,张小蕾回复:“欢迎真正加入战场。”
    沈宁也发来一条语音:“红柳已扎根,只待花开。”
    苏荷嘴角轻扬,转身走向实验台,脚步坚定,仿佛每一步都在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而在远处的观测平台上,吴浩静静伫立,目光深邃如夜空。
    他低声说道:
    “让我们一起,在这片荒漠之上,种下希望的种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