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第 110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行回吏部,此处交给我等处置就行了。”
    韦炜心中惊跳,不晓得这件事怎么又惊动了瑞王府的人,但因他先前听洪安帮的人说了清吏司派了人来交涉,他便猜到多半是无奇三人,所以竟不能放心,仍是在原地等了无奇出来,见她无恙才肯安心。
    韦炜自然不认得“明朗”,但是在明朗跟无奇一行现身之前,原先指挥若定的顾九跟他的人却悄然消失了踪迹,韦炜又不见跟随无奇的春日,便知道明朗一定是瑞王府的。
    而跟在明朗跟无奇马车之后,另一辆车上,是洪安帮的方长老跟两名心腹的堂主。
    在他右侧的一名堂主问道:“长老,明明吏部的人早已经给他们救走了,怎么那位持明王令的,还肯客客气气跟我们谈呢。”
    方长老哼道:“无知的话,明王之所以被大家尊称以‘明’,便是因为他明察秋毫而恩泽天下,他这么做,一是让咱们知道他有轻易救人的手段,但他并不以武压人,而是恩威并用,以德服人,明白吗?”
    那堂主连连点头,叹道:“这么多年来,江湖上受了明王恩惠的兄弟,也算是数不胜数了。早知道明王也插手这件事,咱们自然也不能把事情闹到这种地步,都怪那个杀人魔王!”
    他们口中的“明王”,乃是一个人的代称。
    十多年前,江湖上出现了一个身份成谜之人,他第一次现身是在梁州大战后,那是发生在北疆的一次战役,梁州城给塞外夷人几乎攻陷。
    关键时候,是当时人在北地的三皇子秦王殿下带了亲卫飞驰救援。
    秦王身先士卒亲自驾临,此举大大鼓舞了城中的军民跟百姓,一番血战后,夷人败退,这才挽救了梁州以及城中的几十万百姓。
    不过这一战,也大大地损耗了梁州城的元气,因为交战、许多家庭流离失所,失去所养的老人妇孺比比皆是。
    朝廷的安抚使还没有到,而因为夷人的抢掠以及饥荒,城中缺衣少粮,又是秋冬之际,如果不能尽快安置,只怕百姓们没有死于战火,也将死于饥荒跟寒冬。
    秦王殿下已经派了几个心腹,前去临城求援,并亲自上书皇帝,说明了梁州城的情形,请求皇帝尽快命户部调拨粮银。
    谁知秦王当时并不是奉命前往梁州的,而且他那时候还并没有领兵之权,虽然他的确对于保全梁州城有莫大之功,但是皇子随意统兵,已经犯了朝廷的大忌。
    京城内的官员们并没有亲自去过梁州,更不知道梁州的具体惨状,他们所见的只有秦王擅自带兵,而且很有趁机夺兵权的嫌疑。
    对于秦王上书要钱粮这一举动,更加是瓜田李下了,在很多人看来,秦王不是要给梁州城的百姓们讨要粮草,而是完全地要中饱私囊,为他自己的势力壮大才如此的,而且他此举……很有要收买人心之嫌疑。
    一时弹劾的上书如同入冬的第一场雪片一样纷杂。
    皇帝本来就不太喜欢皇子自作主张逾矩行事,如今见众臣的疑虑四起,越发不悦。
    故而本该给秦王的嘉奖非但没有,隐隐地倒是有点儿山雨欲来。
    那粮草等更是先不必指望了。
    就在梁州城风雨飘摇的时候,几万担的粮食悄然地送进了梁州城,与此而来的是五十万两白银。
    押粮的小旗子上只简单地写了一个“明”字,梁州知府询问这是何人所送,领队的那人只说是江南的财主明先生捐献的。
    梁州知府正是山穷水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时候,得了这些钱粮,就像是雪中送炭一般,一时顾不得细问,只忙调拨人手给百姓们放粮发钱。
    在当时的情况下,可以说,是秦王挽救了梁州城,但是城内的百姓,却是这位“明”财主救的。
    梁州城稍微安定下来后,知府大人才想起来没细问明先生的来历,可既然能拿出这样大手笔钱粮的财主,一定是极其出名的富豪,倒也不怕找不到。
    谁知派人去江南地方询问,却一概都不晓得这位明先生是从何而来。
    从那之后,江湖上就常有这位明先生的传闻,据说他专门的扶救弱小以及走投无路之人,不管是什么身份,只要身处危难险境,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只要向寺庙天王殿内的惠安箱内投入自己的姓名以及家住何处,或者向着供奉的弥勒菩萨念出自己的所愿,不出三天,所愿就一定会达成。
    不管是求钱银,求医药,甚至是因为含冤受屈而走投无路等,只要不是虚报的,情况确凿便“有求必应”,简直如同真神下降一般救苦救难。
    久而久之,受了明先生恩惠的人不计其数,但却没有人知道这位明先生是什么来头,但因为他自称姓“明”,加上天王殿内供奉的弥勒菩萨,又有大轮明王的化身,所以不知从何时起,便有了“明王”的尊称。
    至于对于这些江湖上的人士来说,明先生对他们而言意味更加不同。
    置身草莽的这些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