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吕氏复出 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果大为不满。他们提出了几大疑点,指出案情蹊跷,孙固与沈括可能有冤情。文中隐隐约约矛头直指王安石。又对开封府陈绎和御史中丞蔡确办案不力,大加抨击,说火药配方失窃,关系重大,这个配方‘生要见人,死当见尸’,不可以不了了之。”李丁文笑得非常开心,显然这件事这样处置,旧党绝不甘心,孙固多少朋友得为他抱不平,石越甚至怀疑李丁文也参预了这一个专题报道的出世。
    他狐疑的看了李丁文一眼,李丁文却视而不见,继续幸灾乐祸地说道:“不过这次长卿有麻烦了,《新义报》显然是转移矛盾,他们立即刊了一个专题,表面上是呼应《西京评论》,实际上却是指责《汴京新闻》只想着自己出名,提高销量,一点也不考虑军器监的政治、军事意义,一方面给大臣的名誉造成极坏的影响,一方面让敌国知道火药配方失窃,肯定蠢蠢欲动,想要据为已有,如果最后火药配方落到敌国手中,《汴京新闻》也要负责任。”反正军器监案现在闹得越大,对石越越有利,《汴京新闻》的麻烦,他李丁文才懒得操心呢,让桑充国碰碰壁,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歹。
    石越叹了口气,心里苦笑道:“王元泽也算是才智之士,转移视线这样的千年以后的政客常用的手法,他现在就用得这么纯熟。”他却不知道这是御史中丞蔡确的主意。
    不过做为石越来说,桑家其实并不仅仅是盟友的关系那么简单,在某种意义上,桑家是石越在那个时代的“家”,所以对于李丁文把桑家放到算盘上来算计,他一直很有点反感与抗拒。这种“家”的感觉,对于石越来说,实在是相当大的诱惑。因此,对于桑充国,虽然有点不舒服,但是那种兄弟的感觉,毕竟不是说没有就没有,也许就是一个任性的弟弟吧。无论从哪方面来说,石越心里并不想桑充国遇上什么麻烦。
    他故意的淡淡的问道:“那么长卿他们是什么反应?”
    李丁文笑道:“长卿也是聪明的人,虽然欧阳修不在,但是有程颢相助,加上他最近认识了两个人……”说到这他故意卖了一个关子。
    石越笑问:“是何方神圣?”
    “一个晏相公的公子晏几道,文章风流,妙笔生花;还有一个是晏几道的朋友,是个宫门小吏,叫郑侠,听说为人还不错。晏几道和长卿听说相交甚欢,长卿还把他请到了白水潭做助教,在明理院专门讲诗辞文章。”
    晏几道这个人石越当然是知道的,他笑道:“原来是小山呀。”——虽然在他心中,郑侠引起的震动比晏几道要大得多,任何学历史的人,都不可能不知道郑侠,虽是小吏,却是能掀起惊天波浪的人,但石越的修养功夫已很到家,这时他倒能装成一点都不在意这个人的样子。
    李丁文笑道:“小晏相门之后,虽然为人清高,不过也是慷慨风流的,和长卿自然谈得来。王元泽那点本事,小晏怎么看不出呢?何况还有程颢在。《汴京新闻》自然是奋起反击,说自己做的事情上合天理,下合人情,公子的《三代之治》与《论语正义》算是被引滥了,什么言论、清议、制衡的意义,扯得天花乱坠。又批评《新义报》即是朝廷主办的报纸,军器监的案子查不清楚不去怪有司,反倒缺罪责给他们这些草民,是荒唐可笑。小晏写了几篇妙文冷嘲热讽,估计王元泽的脸色好看不到哪里去。”
    石越心里松了一口气,却听李丁文又道:“不过公子你看看报纸就知道,《西京评论》对于《汴京新闻》报道军器监案也不满呢,一方面自然是敦促朝廷要让案子水落石出,一方面却也责怪《汴京新闻》行事轻佻。和长卿又打了一回口水仗。这十几天的日子,实在是好看得很,看看三大报纸互殴,也算是其乐无穷。”说罢哈哈大笑。
    “朝中没有动静?三家报纸把事情又炒出来,蔡确和陈绎的日子不好过吧?”
    “文彦博名义上还能管着军器监呀,他自然与《西京评论》一朝一野,互相呼应。王安石对于这个突然冒了来的《西京评论》,心里恼火着呢,不过现在也不能说什么,民间的《汴京新闻》也有了,朝廷的《新义报》也办了,没个理由说不让人家办《西京评论》,好不容易控制御史台,现在居然变出了一个声音更大的对头,嘿嘿,他现在肯定后悔当初没有坚持把《汴京新闻》扑灭在萌芽状态。韩琦也上书了,要求朝廷彻查此案。现在日子最不好过的,自然是陈绎和蔡确了。”
    的确,陈绎堪称大宋有史来最倒霉的开封府知府了。身为首都市长,身份自然比别的知府要高,可是麻烦也出乎意料的多。
    白水潭案他解决得还算利索,本来以为可以不要再扯上太复杂的政治案件,结果又冒出一个军器监案,明显牵涉到新党、旧党、石越三方利益。他陈绎是办案的能手,一眼就知道这中间有猫腻,可是知道归知道,他敢查吗?风骨再硬,也顶不住这三方的压力呀?何况还有一个御史中丞蔡确从中掣肘。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