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早课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夜无话……
    张清和起了个大早,披上昨日领的学子青衣,腰间系上一个玄色的香囊——自不用说,是他挑选的储物之器,打算去上早课了。
    今天领早课的夫子不出所料是徐见山。
    课业堂很宽敞,能容下三五百人,每人身前是一方矮桌,身下有软垫跪坐。
    陆陆续续有人进来,皆不曾大声言语,好友之间也是点头示意,没有过多交谈。
    法相以上的学子可选择自修或听从自家夫子的安排,道基与归元的学子,则按定例选择进行早晚课业,修六沐一。
    当然,这个当口,法相以上的学子,除了因故留在院内的,怕是全往东海去了。
    徐见山走上前来,面对诸生,扫了眼四周,看到前列的张清和时微微点了点头,便开始上课。
    今日早课的内容是《平子》。
    平子是长安塾的二代圣夫子,更是守庸子的学生。
    用徐见山的话说,这位以“子”相称的大德,如今已是真正的近仙者,是长安塾尚留人间的三位祖师之一。
    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位老圣哲不知道在中天大界何处游历。
    近仙者称大圣境,是超脱上三境之外最后一个境界,呼吸之间都能乾坤摩弄,造化斡旋。与第九境圣人境相比,又是一番天壤之别。
    然而此处提及的圣人境也并非长安塾内称呼某些大修夫子的敬称。
    由于圣人乃九境之末,仙唐又以文辞立国五千来年,所以将深究某些学术到了极境,又有莫大贡献的夫子称为圣人或亚圣。
    圣,在中天大界,不单代表修行境界,也是极致的意思。
    “平子问人道,守庸子曰:顺天耳。不违天时,菜畜发也;不违天象,黔首活也;不违天道,诸国王也……”
    “平子曰:上帝煌煌乎,敬三尊而牧其民。牧民何以得哉?民兴,与帝不利。民衰,与帝不利。呜呼!牧之,德也!”
    ……
    张清和认真听了一会《平子》,面色从认真到了有些严肃,这本书的通篇表达的都是顺天敬神的观点,和守庸子一脉相承,甚至犹有过之。
    在这个知识就代表扭曲,高天之上的神明都是那种玩意儿的世界,这样的典籍出现似乎算是相当符合情理。
    徐见山细细阐述了平子,又整理到治国理政上来,声音抑扬顿挫,神色冷峻,几个打不起精神的学子只得死命睁开渴睡的眼睛。
    事实证明上课钓鱼,与是不是修仙者毫无干系。
    “好了,今天的文课就到这里,诸位好好温习。”徐见山见已经出了些日头,提声道。
    他看了眼还算精神的张清和,来回踱了几步,作下决定。
    “接下来讲修行,今日我们谈基础。修行中遇到困惑的归元学子可以留下等待课后答疑,无事的可以先离场了,道基学子留下。”
    徐见山先细细阐述了分明的体系,随后抽学子答问。
    张清和听得很认真,身处这样的世界,不能做反抗的时候,就得去试图理解。
    理解他们,但努力不成为他们。
    “修仙九境,为何有上中下之别,许少郎,你来回答。”
    姓许的这位学子是个身形瘦弱的雀斑少年,站起来唯唯诺诺,正是先前瞌睡的几人之一。
    “回先生,下三境初入修行,主磨弄灵气,中三境已是身在仙道坦途,主修炼神魂,至于上三境,是著书立说,感受道义贴近神灵的大境界。”
    徐见山语气稍微和缓些,把戒尺放下。
    “倒也不算错。”
    “何少郎,你来解下三境。”
    “回先生,下三境分别为道基,归元,法相。然而人间修行路的起始却不在此间。起始为感应境,顾名思义,感应天地灵机满润己身。
    然而到了道基,便是将炁态的灵机在心湖中凝念成基,铸就成仙的基石。
    归元境则是道基打磨通透,灵元完全贯通四肢手足。
    再到法相,已是灵元初步反哺神魂,取一观想法孕养出属于自己的法相神祗,以法相施展神通,举手投足威能自显,到了这个地步,外出修行争命已经大抵无虞。”
    他是个心细的,要点讲得细腻通透。
    “不错。”徐见山点点头。
    何少郎神色轻松起来,长嘘一口气。
    “不过……李家小娘子,我刚刚问了什么?”徐见山面若冰霜。
    “啊……先生……”李家小娘子无措地站起来,手里攥着根还待细细打磨的玉簪。
    “手伸出来。”徐见山叹了口气。
    “先生……”
    “伸出来!”
    戒尺是徐见山专门打造,挥动之间带着灵机,就算打法相学子,也少不了皮肉剧烈的痛感,李家小娘子这种道基修士不过几下就被打得眼泪汪汪。
    徐见山要代为保管那枚玉簪时,李李家小娘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