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五道口守门员”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隋波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在纸上写写画画,整理着思路。
    项目启动在即,他作为负责人,需要将方方面面考虑的更周详。
    正所谓,临战前,未虑胜先虑败,未虑得先虑失。
    作为前世历经过多次互联网浪潮,亲眼看着巨头们一路崛起,也亲眼看到无数曾经辉煌一时的公司黯然陨落,惨淡离场。
    更作为创业者,亲身经历过因团队合伙人分裂、资金链断裂、产品功能伪需求、市场竞争激烈,执行力弱被对手超越、行业风口过去等等问题,而导致创业失败的惨痛教训。
    隋波对于创业,始终怀有一份敬畏心。
    哪怕这一世,身处在时代浪潮最前沿,眼前似乎一眼望去,几乎是一片蓝海的广阔市场。
    隋波的内心深处,依然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之感。
    这也是隐藏在他身体里的40岁中年男人灵魂,所特有的持重与谨慎。
    任何一次创业,就算前期准备的再充分:
    如对创业项目的判断:有足够大的市场(用户需求)、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够解决用户的需求(痛点),确定好了市场和产品。
    在项目运营中:重视现金流(资金链管理),始终保留足够应变的资金(风险控制)、选定市场后快速的行动力(抢占市场)等等。
    足够的用心和努力。
    这一切都具备,创业最终是否能够成功,还要看运气……
    有时候,真的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而且,隋波对这次的项目,倾注了更多的希望。
    固然,任何项目和生意的目的,必然是赚钱。
    但对于隋波而言,他始终认为,赚钱只是附带而来的结果之一。
    他没有选择等待到98年,甚至99年,互联网真正爆发的风口上开始创业,而是现在就开始用这个小项目开始尝试创业。
    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想提前卡位、磨合和锻炼团队。
    隋波纵观前世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历史,发现在互联网时代,真正舞动风云的人物,有一个特征,大多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生人。
    64年的马云、张朝阳,68年的李彦宏、69年的雷军,70年的周鸿祎,71年的马化腾、丁磊……
    当2000年左右,中国的互联网进入第一次浪潮的巅峰爆发期时,他们大都在30岁左右。
    已经进入社会数年,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小有成就。
    都曾经历过失败的挫折和磨砺,才最终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航道。
    在他们的身边,也都有一群打磨了几年的核心团队。
    厚积薄发,才能在最适当的时间点上,抢占先机,奠定了霸业之基。
    再反观与隋波同年的王兴,当他真正开始互联网创业,已经是2004年。
    错过了第一次互联网浪潮,王兴只能从web20起步,接连创业的sns类社交网站:多多友、游子图、校内、饭否、海内,都以失败告终。
    直到2010年,他才抓住团购风口的机会,创办美团。虽然最终成功转型为本地生活服务类巨头,但一路艰险难以尽数,直到2018年才上市。
    所以,隋波希望能够现在就起步,通过这个bbs项目,一方面打响他在江湖中的名声,拿下电商第一人的名头,挤入第一阵营的行列。
    另一方面,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五虎将”、“七剑客”、“十八罗汉”。
    当然,积累资金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虽然bbs项目很小,但他在这里面,尝试了电商、本地生活服务两种模式。
    装机市场或许规模终究有限,但未来的电商,可是个超过30万亿的巨大市场!
    问题在于……没有人比隋波更清楚,现在离电商行业真正形成规模,还有5、6年的时间……
    这也是他最担心的地方!
    这几年先后诞生的电商公司,无论是老榕的8848,还是邵亦波的易趣、雷军的卓越,纷纷折戬沉沙,成为了拓荒的先烈。
    最终真正成为执掌国内电商牛耳的,是借着b2b国际业务抗过了互联网泡沫的阿里巴巴,是2003年成立的淘宝、2004年成立的京东,甚至2015年才成立,却发展迅猛的拼多多……
    终其原因,就在于电商是一个非常依赖于商家和用户规模,物流、支付、仓储等配套产业链的行业。
    没有众多的商家提供产品,没有海量的用户来产生交易行为,没有快捷的物流,没有便捷的电子支付……
    电商就缺乏足够的成长土壤。
    通过bbs,圈定5-10公里覆盖范围内的高校群体。
    采取下线上+线下的模式来提供装机服务和配送服务。
    这是隋波取巧的采用了前世他在外卖领域创业时的经验,实则为本地生活服务的伪电商,并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