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从黄山案之中看大明生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始发力了)
    【天启七年三月一日】
    第二天,当时的歙县县令倪元珙(倪元璐堂兄)拿着揭帖去见吕下问,劝说:“可悯众怒难犯,宜思善策以弥变”。
    吕下问不听,结果当天夜里就有百姓前来围堵县衙,吕下问狼狈逃跑。
    愤怒的百姓打烂了县衙,将他的官印和敕书全部砸烂。
    【天启七年四月初二】
    消息传回京城,很快,吕下问削籍回乡。
    魏忠贤派出了他的忠诚部下,大理寺寺正许志吉前往拿脏。
    许志吉何许人也?
    万历时故大学士许国之孙,以祖荫而为中书舍人,不走进士途径,升任大理寺正。
    这就是魏忠贤为何能起势如此快的原因之一。
    只要投靠,不问好坏、不问出身,官是大大的有。
    更关键的是,许志吉也是本地徽商出身,也是豪强大户。
    下去之后,什么狗屁民变,是一点声儿都不响。
    直接将吴氏宗族按在地板上摩擦。
    当然,贪污受贿也是免不了的,毕竟都投靠厂臣了,难道还要讲道德公义吗?
    反正呢,一百多万两,最后还是没搞出来。
    因为??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天启驾崩了。
    算算时间,恰好就在这个时候,许志吉应该也收到消息了。
    -----------------
    【黄山案下的大明生态】
    1商人是个屁,官才是第一位的。
    各位没意见吧?
    另外中官也是官,甚至是最牛逼的官。
    什么江南商人、晋商、盐山,手里有钱不假,但都是要依附官员(或者勋贵)的。
    吴家为什么这么惨?
    一方面是万历没了,换了新皇帝。
    另一方面是他们依附的对象,在走下坡路。
    他们依附的人是谁?
    东林一期!(我自己取的名字,就是杨涟、左光斗这批哈)
    怎么看出来的呢?
    还记得吴家的罪状吗?除了隐瞒田地,迫害兄弟以外,还有一条是“开办书院”。
    这个书院就是崇文书院。
    罪状原文说:奉旨拆毁天下书院,吴养春不遵明旨,巧立名色,改为书馆,令子吴继序同汪时胤在内看书,招聚朋党。
    这就要说到党争之事了。
    2东林、阉党之争。
    与其说党争,不如说是阉党单方面对东林的追杀(因为天启六年了这个时候)。
    要说党争,就得往前说说。
    歙县这地界,再往前,出了个牛逼人物??汪文言。
    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搜搜,我在这里再写,字数就有点太多了。
    总而言之,他是东林一期之中的关键人物。
    魏忠贤曾经以他为着手点,通过《封疆通贿案》掀起对杨涟的攻击,最终将东林党一网打尽。
    那些说魏忠贤救国的要搞明白一个事实。
    一直到天启四年、天启五年,魏忠贤才真正扫除东林,执掌大权。
    我看到有人把整个天启年间成功的事就归给魏忠贤,失败的事情就归给东林,就想笑。
    这些人,连魏忠贤上位的时间都说不清楚。
    ??有没有可能,真正在这后面,推动事情前进的,是天启呢?
    算,最近受弱智言论攻击,一肚子气。
    重新说回来罢。
    再联系前文所提,令子吴继序同汪时胤在内看书,再加上不拆毁书馆一事。
    那么真相就浮出水面了。
    为什么吴养春花钱给到冯铨没用,给到田尔耕也没用?
    因为魏忠贤就是把他当东林在扫。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魏忠贤在东林同志录中,称吴养春为赀郎武弁山人,又称之为东林钱库。
    3阉党救国?救个屁!
    我不理解很多人读明末,为什么代入的是皇帝,是阉党。
    你想象一下,你在家里好好坐着。
    突然本地有个人犯事了,于是一堆锦衣卫涌过来。
    而且这些锦衣卫很多都是无赖,一听出外差,赶忙贿赂来买一个一起出差的名额。
    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我也认为当地的商人、士绅在背后推波助澜,煽风点火。
    但这些锦衣卫就不该死吗?
    莫名其妙的,现实里又没当过什么大官(我也是),何以如此喜欢代入阉党和特务派系。
    事实上,当一个明朝的士人,选择了风评不好的阉党。
    在全心全力去做皇帝想做的事之时,肯定也会为自己捞足好处。
    用这种特务政治,就想用霜子哀伤对敌一样,一边砍敌人的血条,一边扣自己的血条。
    而事实上,事情并不是没有更好的方法的。
    更何况魏忠贤也没收商税,他还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