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从黄山案之中看大明生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p.s如果有了解黄山案的,可以跳到3300字后面去看党争部分。这部分很多人不知道。
    黄山案这事情发生在徽州歙县。
    (眼熟不,马伯庸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中那个丝绢案也发生在这里)
    徽州嘛,山多田少,所以经商的人很多,徽商大家应该都听说过。
    而吴家正是徽商之中的佼佼者。
    他们多有钱呢?
    从祖辈吴守礼开始,他们经营盐业、木业、典当业、成为了歙县豪富。
    在万历初年,捐助二十一万两,吴守礼受封“徽仕郎光禄署正”(南京光禄寺的官职,从六品)。
    吴时佐受封“文化殿中书舍人”。
    万历中期,三大殿烧毁,抗倭援朝没打完,西南又出事了。
    吴守礼又捐助三十万两,于是一日而五中书之命下。
    吴养春、吴养京、吴养都、吴继志、吴希元,同时受封“中书舍人”。
    所以很多人说明朝捐官,是确实有这个传统,榜一大哥花起钱来,那也是大手笔。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吴家就是什么良善商人。
    他们在当地贿赂官员、兼并田产、贩卖私盐、隐蔽田产这些腌?事估计也没少做。
    但这可是【五十一万两】啊!金花银也才百万每年。
    这样的商人如果来上几十个,明朝还缺钱花吗?
    与其把钱拿去贿赂官员,贿赂太监,你为何不拿来贿赂皇帝呢?对不对?
    吴守礼就是这样想的,他也得到了对应回报。
    除了官职以外,万历皇帝收了钱是真办事的:
    万历四十四年,巡按直隶监察御史骆?曾以吴家隐报黄山官税为由,拟将黄山山场地的一半没收入官。
    而万历对这份题本的态度是:留中不发!
    哈哈哈!
    -----------------
    然而,万历亡了啊,现在是天启当权的时候了。
    这时候,两桩陈年旧案,就成为了吴家灭门的导火索。
    【第一桩:吴养春、吴养泽争祖产案】
    吴守礼死后,在祖产析产时,吴养春分得了2400亩黄山山场地和淮扬、天津、仁和等处的盐务。
    其弟吴养泽不甘心这些黄山山场地让吴养春一人独占,因此对簿公堂。
    这事最后没闹成,吴养泽中途死了(不知道是不是吴养春下的黑手,请注意,我是客观公正的,我始终没说吴养春就是什么好人。)
    结果吴养泽的家仆吴荣起了黑心,不仅私吞了主人家产,还霸占了主人的妾室。
    歙县虽然山多田少,但其实是个读书大县。
    商人有了钱,最是热衷资助学业,因为希望官商相护嘛。
    所以这件事对当地士风浓郁的宗族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于是吴养春便告到县衙,要求将吴荣置之重典。
    然而,吴荣贿赂衙役,获释出狱,并潜逃于外,这事就没了结果。
    也正是因为这件案件,才有了前面巡按直隶监察御史要求查没吴家黄山田亩一事。
    但万历留中不发了,而吴养泽身死,奴仆吴荣逃亡,这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当然,在这里里面吴荣或许也是个忠仆,在保卫自己主家的财产,这我就不得而知了。
    除此以外还有另一宗旧案:
    【吴祚衍之死】
    吴孔嘉之父吴祚衍,是吴养春的族兄弟,为吴养春打理家业。
    然而他却不明不白的死了。
    有三种说法:
    第一,宗族议事,当众侮辱:“众辱之,文石之父因郁郁死。”
    第二,身体不好,病死的:“孔嘉父以弱病死。”
    第三,贪了钱,被吴养春打死的:“养春怒,掷砚击之,中额死。”
    但不管是哪种说法,吴孔嘉认定了是吴养春杀害了他的父亲。
    他在寄宿黄山祥符寺苦读之时,一言不发,只在墙壁和床帐内写满了“死”字,以告诫自己不忘杀父之仇。
    一直到这里,其实吴家还没事。
    然而……
    东林、阉党的斗争风波将至,再与前述两桩恩怨情仇纠缠在一起。
    吴家败亡,就在眼前了。
    -----------------
    【天启五年】
    吴孔嘉进士及第,夺得榜眼。
    三月十八日中一甲探花,四月一日授翰林院编修。
    等到谢恩前一晚,他就已经写好了旌表高祖父母的陈情疏。
    黎明到朝堂,对同科状元余煌、榜眼华琪芳说及此事。
    两人惊讶于他为什么这么急切,吴孔嘉没有对二人提及杀父之仇,只说道:
    “我小时候读《孝经》起就怀抱这个志向,如今有幸迎来了这天,感觉一刻也忍耐不住了。”
    ??这忍耐不住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