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朕欲使日月幽而复明(必订章,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个“慈”字,边缘纹路恰好与赵德全所持红绸上的金龙纹吻合。
    “它就在乾清宫密室的第七格暗匣中,与一份天启帝遗诏副本同存。遗诏上写着:‘若悼灵王幸存,待其成年后召回宫中,封亲王,参议国政。’而这份遗诏,从未呈递给内阁,也未录入玉牒。是你,伙同魏忠贤,将其隐匿,并伪造了夭折记录。”
    李维章终于崩溃,伏地痛哭:“陛下明鉴!老奴当年也是被迫!魏忠贤掌控东厂,杀戮无数,奴婢若不从,全家皆亡啊!”
    “所以你就背叛皇室血脉,助纣为虐?”朱由检怒喝,“三十年来,你步步高升,位居司礼监首座,掌天下奏章批红之权,你以为朕真的不知你是谁的人吗?你以为朕这些年不动你,是忘了,还是怕了?”
    李维章叩首不止:“奴婢愿戴罪立功!愿说出一切真相!”
    “好,朕给你机会。”
    当夜,乾清宫密室。
    李维章颤抖着写下供状:当年魏忠贤惧怕天启帝再生嫡子,动摇阉党根基,遂联合客氏设计,趁孝元皇后产子虚弱之际,以“敛尸汤”假死换婴,将真皇子秘密送往漠南察哈尔部,交予林丹汗抚养,并许诺将来助其称帝。而李维章作为内应,负责传递消息、保管信物,并在适当时机推动“迎回复辟”。
    “那现在呢?”朱由检问,“你们打算如何行事?”
    “原计划是正月十五发动宫变,由内应点燃迷魂香,引开守卫,再由潜伏死士夺取御玺与龙袍,随后散布‘皇帝暴毙’谣言,拥立新君登基。若陛下亲征在外,则宣称其已被奸臣挟持,需由‘真主’还都理政。”
    “然后呢?杀了朕?”
    “不……不完全是。”李维章摇头,“殿下曾言,只求名分归正,不愿手足相残。他愿封陛下为‘恭顺王’,赐金陵别宫养老,永不加害。”
    朱由检闻言大笑,笑声中满是悲凉:“恭顺王?哈!他倒是仁慈。可他有没有想过,三十万辽东军民因战乱流离失所?湖广百姓因赋税沉重卖儿鬻女?西北饥民易子而食?这些苦难,难道都是朕一人造成?他躲在草原吃肉喝酒,练兵蓄势,如今回来就要朕拱手相让,还美其名曰‘仁政’?真是可笑!”
    他猛地抓起供状,掷于地上:“来人!将李维章押入诏狱,凌迟三族,抄没家产!另传旨下去,即刻废除司礼监批红权,改由内阁直奏朕览。凡宦官干政者,无论职位高低,一律斩首示众!”
    次日黎明,大军继续北进。
    朱由检坐在车驾之中,望着窗外苍茫大地,久久不语。王承恩小心翼翼问道:“陛下,李维章所言,那‘真主’不愿杀您……您信吗?”
    “信。”朱由检闭目道,“正因为他信自己是正统,才会留我一条生路。可也正是这份自负,注定他会败。”
    “为何?”
    “因为他不懂,真正的权力,从来不是靠血脉继承的,而是靠鲜血铸就的。他以为穿上龙袍就能号令天下,却不知这江山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将士的骨血。他未曾尝过宁远城头的寒风,未曾看过灾民营中的饿殍,更不曾听见百姓呼喊‘陛下救我’的声音。这样的人,纵然是真皇子,也不配坐这龙椅!”
    正月十七,大军抵达独石口。
    袁崇焕亲自迎驾,汇报战况:敌军主力仍在百里外集结,但内部已现裂痕。察哈尔部因粮草不足,士卒冻死者日增,林丹汗与其弟争权,军心浮动;而后金方面,多尔衮虽至,却按兵不动,似有意观望。
    朱由检听罢,当即召集诸将议事。
    “诸位,敌人看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他们依赖的是一个虚幻的‘正统’名号,而我们拥有的,是实实在在的民心与军威。此战不必急于决战,只需切断其粮道,围而不攻,待其自溃。”
    祖宽请命:“末将愿率轻骑夜袭敌营粮仓!”
    朱由检点头:“准。但切记,不可恋战,得手即退。另外,派出细作,散布谣言??就说‘紫微真人’实为蒙古萨满伪装,所谓‘洪武嫡嗣’不过是林丹汗扶植的傀儡,目的只为控制中原财富。”
    黄道周补充:“还可撰写檄文,列举其三大罪:一、弃宗庙于不顾,寄身胡虏;二、勾结外邦,引兵犯境;三、妄称天命,蛊惑百姓。将其彻底钉在叛国者的位置上。”
    朱由检颔首:“就照此办理。”
    三日后,捷报再传:祖宽夜袭成功,焚毁敌军粮草八千石,俘获运粮驼队三百余头。同时,民间传言四起,许多原本响应“迎真主”号召的边民纷纷退散,甚至有部落主动向明军投诚,称不愿为异族卖命。
    正月廿五,风雪再起。
    前线斥候急报:敌军开始大规模撤退,林丹汗已携“紫微真人”北返,多尔衮亦率后金军退回辽东。
    朱由检立于城楼之上,遥望北方烟尘滚滚,嘴角浮现一丝冷笑:“跑了?晚了。”
    他转身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