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卷末感言(以及本书开书第100天庆祝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有书友说,“我感觉一橛柴更喜欢写单章。”
    这句话说得我好心虚,以后少写,这次还是写一下吧,毕竟是卷末了,不然心里憋得慌。
    本书其实没有严格的分卷,泽火革卦的六个爻辞只是一个改革的大趋势而已。
    在第三次日讲那里以“皆右袒”做为结尾也行。
    在昨天这个大朝会“雪落白茫茫一片”结尾也行。
    在下个月大朝会那个大高潮结束也行(卖个关子)。
    -----------------
    今天说的话分三个部分吧。
    一?成绩如何,能赚到钱了吗?
    现在均订7000,月收入是4万左右,整本书写完(500万字),税前大概是100万左右。
    这已经超过了我现在退休后的收入了。
    但是……
    叔本华的一句话送给大家:“闲暇是人生的精华,除此之外,人的整个一生就只是辛苦和劳作而已。”
    我已经劳作了十几年了,攒够大米了。
    后半截人生还是更希望晒晒太阳,抓抓虱子就好了,卷是不可能太卷的。
    不过第一次北伐中承诺过的更新十月更新数,还是会兑现的。
    附十月更新进度追踪表。
    二?第二卷【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无咎】中会写什么?
    京师创卫创文、北直隶大开杀戒、辽东兵员整顿、黄台吉/蒙古/朝鲜的变化、陕西七路人马回京暴露问题、小冰河期初步呈现(明年京畿会小旱一波)。
    此外人群上,勋贵、中官、北方地主的抵抗和分化、不同派系的文臣、皇庄、京营和京师百姓、周边卫所,北直隶百姓、盗贼、工匠、漕户、盐户、等待考试的士子、新学(科学)的一些思潮,等会各自上场。
    这一卷的视角会比第一卷更广,不只是皇宫+京城了。
    也会大胆地去戳各种群体的利益。
    但说白了,大部分还是封建体制中的传统矛盾。
    新的阶级、新的利益群体、新的生产力的影响,会在第二卷中酝酿,但没那么快爆发。
    那是第三卷【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的部分。
    也只有更底层的利益对抗,才谈得上“征凶”这样的说法,才配得上“贞厉”,“革言三就”这样的努力。
    顺带附上永昌元年的天灾,本书在天灾上严格按照史实发生,视为无法被蝴蝶效应影响。
    三?说一些写作中大家常反馈的问题,以及我的烦恼或改进吧
    【人物刻画问题】
    这是个问题,我会在第二卷改进一下。
    除了我菜以外,也有一些客观原因。
    一方面出现的人物太多了,又缺少张居正这样可以一直常驻的人物。
    除了主角和高伴伴以外,我对很多人的刻画无法持续。
    例如孙承宗的“急和遗憾”,聊完踢去辽东了。
    例如卢象升的“接地气”和“认真”,聊完踢去蓟镇了。
    中央现在坐着高位的,很多我都懒得刻画,比如黄立极、李国普、杨景辰,属实是有点模板了。
    刻画得最成功的估计是朱由检了,现在大家应该都信他是牛马转世的了。
    【推进改革太过顺利的问题】
    明朝皇帝,在中央这里做事,文臣真的很难抵抗。
    特别第一卷其实也没怎么做事,就是京师新政、厂卫、内宫整顿、派出各种人马、三次日讲引出人地之争。
    清丈、反贪、京营整顿、京畿卫所这些东西都没动。
    嘉靖的大礼议、万历的国本之争,问题就在于给了文臣们一个“共同道德旗帜”,导致他们团结在一起。
    只要不搞这种级别的事情,皇帝的权威还是很大的。
    或者皇帝直接不要脸,做服从测试,一路杀杀杀、换换换,也能成功。
    比如天启,直接让魏忠贤立生祠,叫九千岁,就是典型的服从测试。
    又比如崇祯三年,居然把生员优免银给废了。
    这里面什么地主阶级、文臣阶级的反抗?那是半点没看到……
    等第二卷吧,写写北直隶地主、勋贵、中官的挣扎和痛苦。
    以及其他各省看到北直隶受宰割的连锁反应。
    【皇帝文的痛苦之处?纯吐槽】
    写皇帝文的作者真是上辈子折翼了啊。
    皇帝文难写的是,皇帝很大程度是无敌的。
    历史上的皇帝是不知未来,不知忠奸,甚至不知理论,但穿越者这些都知道。
    写小说最重要就是“突破压制”,没有压制就没有爽点。
    所以很多皇帝文要从小时候写起,上面要有太后,有权臣,大臣们会孩视他。
    这样才有足够的冲突去看。
    所以很多读者吐槽一些小说,说皇帝一直长不大,和柯南似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