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雒阳太极殿是在后汉皇宫的基础上建起来的,但建成后,却又与两汉宫殿风格迥异。
两汉实行的两宫制及多功能前殿。
比如说后汉雒阳宫殿,分设南宫(行政中枢)与北宫(帝后寝居),两宫相距七里,以复道相连。
而伪魏的太极殿,则是废弃了雒阳南宫,以北宫为唯一宫城,以太极殿为全宫核心。
同时整个宫殿的中轴线正好处于南北中心,南宫城正门间阖门,北接皇帝寝宫。
如果说,两汉的多宫并立制,反映了两汉皇权、相权、外戚,乃至宦官共治的松散平衡。
那么,伪魏的太极殿,则是刻意强调皇权至上,带有皇权驾凌于一切之上的强烈意味。
这也从某种侧面上反映了两汉与魏完全不同的政治局面。
两汉的皇权,或许是从一开始,就被高祖皇帝和吕后定下了基调。
高祖皇帝很流氓,但也有足够的豁达和自信。
属于老刘就是老刘的,不属于老刘的??包括性命??那就是命数在天。
当然,还很怕(划掉),很尊重妻室。
所以两汉的太后,皇后很多时候,可以直接参与朝政。
伪魏就不一样了。
太极殿始建于曹丕代汉后的黄初元年。
那个时候,天下正式三分,而曹丕又是受世家大族支持才得以篡汉。
外有强敌,内有世家,皇权受到相当大的钳制,甚至说是威胁。
所以曹氏想要把权利尽可能地收归皇权,也就不难理解。
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但不妨碍先建个宫殿内涵一下,做个梦还是可以的。
想当年,魏西线吃紧,都没有阻止曹?继续扩建太极殿的决心。
不但在战事正时,不惜抽调民工长安铜人承露盘等前往洛阳。
甚至起土山于芳林园时,“使公卿群僚皆负土,树松、竹、杂木、善草其上,捕山禽杂兽致其中”。
可惜的是,这世间,批判的武器终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天命所归不是喊出来的,是实打实打出来的。
代表着皇权至上的太极殿,在建成后没多久,曹?就被逼得狼狈东巡,如今倒是便宜了阿斗。
但对于阿斗来说,太极殿看上去是很壮观,只是没住几日,就开始让他有点怀念长安了??太极殿,徒有其表耳。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太极殿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那就是保暖措施和设施远不如长安的宫殿。
正值战事善后阶段,河北百姓嗷嗷待哺,在这个时候,阿斗自然不可能劳民伤财地翻修太极殿。
不过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蒋琬。
大将军本就病重,再加上太极殿舒适度远不如长安,随着冬日寒气的不断加重,蒋琬的身体也是肉眼可见地一天不如一天。
只是他本就受病魔折磨了好几年,又自忖时日无多,一心想在雒阳等死,阿斗和冯大司马也不好劝他回长安。
说难听点的,大将军怕是已经没了求生的欲望,故而这才到雒阳来。
为了大汉的三兴,操劳三十载余载,能在雒阳病逝,而且还是雒阳的中心太极殿,人生无憾矣。
大将军看得开,大司马这么多年来杀人如麻,同样也看得开。
换成他,若是平灭东吴后,老天能让他带着几位妻妾,再拿百八十件阿斗赏赐的物件回去??最好有伪魏和吴的战利品??他也很满足了哇。
孩子就算了,不带拖油瓶。
所以冯某人很理解大将军此时的心理。
于是以大司马的名义,发了一条军令,让仍在兖州乐不思雒阳的姜维快点回来。
河北这一战,比原计划中取得的战果还要大一些。
本来只是想要扫平河北,没想到天子亲至雒阳,让魏闻风丧胆的冯某人同样也到了雒阳。
除了极少数的知情人,世人皆道大汉天子是御驾亲征;而冯某人,就是过来为天子保驾护航的。
不说大汉将士士气大振,就连伪魏也在极力收缩兵力,甚至不得不从扬州调了一部分兵力前往北边。
司马懿率军败走河北,溃退之下,与河北一河之隔,本是伪魏腹地的兖州,仓促间根本来不及布防。
而雒阳这边的汉军,主要还是防备东南的许昌豫州一带,在河北一战中最多也就是牵制作用。
没想到雒阳因为冯某人的到来,让姜维没有了后顾之忧。
虽说是仅仅带了一部分兵力向东进入兖州,但却是气势如虹,几乎无人能挡。
在河北光复之后的一个来月,兖州大部就同样落入了大汉之手。
收复失地是好事,但老话说得好,贪多嚼不烂。
大汉的府库,经过这么近一年的大战,本来就已经有些紧张了。
再加上多拿下一州之地,善后又不知要多支出多少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