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盟主英明,我军此时最重要的,便是尽快夺取汜水关,同时尽可能减少伤亡。至于潼关方面,自有珩之部署,必不负所托。”
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掌控力。
曹操闻言道:“操有一言,那董贼令张济率部驰援汜水关,虽说兵马更盛,然余者皆向西而逃,唯有张济部向东拒守,他岂能心服?此为我军之利,或可不战而取汜水关,再图追击!”
袁绍点头道:“孟德所言极妙,可使一能言善辩者为使,入关见张济!不知何人愿往?”
袁绍此言一出,帐内再次一片寂静,众人互相看看。开什么玩笑,汜水关内有数万西凉军,万一那张济对董卓忠心耿耿,入关后还未开口便被斩了呢?
一时间,帐内气氛有些尴尬。
刘珩食指一下一下轻扣在腿上,斥候说过,来汜水关的有贾诩。
张济为人如何自己不清楚,但是对贾诩和张济那个侄子张绣却是非常了解。
贾诩是出了名的苟,向来都是韬光养晦精于自保,不然怎么能先怂恿李傕等人攻长安,又否决了李傕等人要给他封侯的提议,后来还撺掇张绣投曹操,在曹操帐下又得到重用,最后支持曹丕称帝,位列三公,配享太庙。
可谓是三国乱世的常青树,以他对局势的把握,估计早就看出了董卓的败势,跟着张济来汜水关肯定不是死拒诸侯联军的。
如果能收服贾诩,再加上张绣这员猛将,自己在这乱世的资本便又多了一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潜龙在渊第三十二章入汜水关(第2/2页)
想到张绣,刘珩下意识地看了曹操一眼,又瞥了一眼身后的典韦,如果不是曹操的“建安风骨”,典韦估计也不会死,果然寡妇再美都不能碰啊!
但是,张济究竟是何性情还不清楚,万一不等自己说话,直接给自己剁了怎么办?那也太冤了!
贾诩啊贾诩,你可一定要爱惜生命啊,一定要劝劝张济……
想到这里,刘珩不再犹豫,起身道:“珩不才,愿入关面见张济!”
面对刘珩的主动请缨,帐内众人都是一阵错愕。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年轻的汉室宗亲身上。
亲自入关,面见刚刚率部驰援、杀气腾腾的西凉军悍将张济?这无异于羊入虎口!
“阳武侯大义,公路佩服!”
众人都在惊愕时,率先回应的居然是袁术,只不过他的神色中有些幸灾乐祸。
袁绍眼中带着难以置信的审视:“阳武侯……此言当真?那汜水关内,张济新至,兵锋正锐,更有吕布……不,吕布已调回,但西凉兵凶悍,关内足有数万之众!阳武侯千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
他虽忌惮刘珩掌控潼关的力量,但刘珩若真死在汜水关,不仅联盟士气受挫,潼关局势也将瞬间失控,绝非他愿见。
刘备眉头紧锁,上前一步:“阳武侯不可意气用事!张济乃董卓心腹宿将,性情难测。又有贾文和随军,此人智计颇深,然其心难明,未必肯助我等!”
曹操也劝道:“伯玉当三思!毕竟关内凶险未知,万一……”
袁术那带着明显幸灾乐祸的“佩服”声刚落,便引来数道鄙夷的目光。
他浑不在意,反而捻着胡须,皮笑肉不笑地补充道:“阳武侯忠勇可嘉,心系社稷,实为我辈楷模!若那张济不识抬举,翻脸无情,公路自当率兵为先锋,攻取汜水关,为阳武侯报仇!”
刘珩神色平静,仿佛众人谈论的并非自己的生死。他抬手止住众人的劝阻,目光扫过一张张或惊疑、或担忧、或幸灾乐祸的面孔。
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本初兄,孟德兄,玄德兄,诸位好意,珩心领之。然,正因关内凶险,兵凶战危,强攻必损失惨重,徒耗我军元气,更延误追击董贼、营救天子之机!珩身为汉室宗亲,司隶校尉,值此社稷危难、百姓倒悬之际,岂能因惜身而畏缩不前?”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剑,直刺人心:“况,珩非匹夫之勇。张济奉董卓乱命东来,其心岂甘?其麾下将士,家眷多在关中,岂愿为董卓陪葬?至于贾文和……”
刘珩嘴角勾起洞察一切的了然,“既然孟德兄说此人智计深远,他又岂能不为自己与张济所部寻一条生路?此乃天赐良机,与其坐视两军厮杀,血流成河,不若由珩亲往,陈说利害,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拿下汜水关!此,方为上策!”
“若珩殒命汜水关,还望公路将军身先士卒,为珩报仇,可莫要畏缩不前啊!”
刘珩最后又暗戳戳嘲讽了袁术一波。
他的话让曹操眼中异彩更盛,袁绍也陷入了沉思。若真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汜水关,打通西进通道,那自然是天大的功劳,况且还能收拢关内那数万西凉军,只是……风险实在太大,没人愿意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