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理府乃前朝旧都,地势险要,山川秀美,民风淳朴,乃西南重镇。镇守此地者,乃前朝遗臣段元庆,此人乃段氏后裔,世居大理,素有“南诏王孙”之称。段元庆虽非朝廷命官,然因前朝覆灭后,朝廷对其礼遇有加,故其名义上归附朝廷,实则自治一方。
赵成低声问道:“将军,段元庆本为前朝遗族,朝廷对其恩宠有加,恐其不愿倒戈。”
霍云沉吟片刻,道:“段元庆虽受朝廷恩惠,然其心系旧国。若能以道义动其心,或可唤醒其故国之思。”
抵达大理府后,霍云命赵成先行打探段元庆近况,得知其因朝廷强行征兵,导致大理旧部不满,民间怨声载道,遂多次上书请求减免赋役,皆被驳回,段元庆心中愤懑难平。霍云心中一动,遂修书一封,托人呈递镇守府,信中仍以“旧识”之名,求一见。
段元庆阅信后,神色微动,良久未语。其幕僚劝道:“大人,霍云乃扬州之将,今与王文远共谋大事,若与其往来,恐惹祸端。”
段元庆淡然一笑:“我段氏虽归附朝廷,然非朝廷之奴。霍云若来,必有深意。”遂命人召见。
翌日,霍云身着便服,只带赵成一人,前往镇守府。段元庆亲自出迎,二人相见,皆生感慨。段元庆年近五十,仪表堂堂,眉宇间透着一股旧贵族的沉稳与气度。他望着霍云,叹道:“霍将军,昔年一别,已近十载,今复相见,令人唏嘘。”
霍云拱手道:“将军忠义,霍某铭感五内。今日来访,实为天下大局。”
段元庆引霍云入座,命人奉茶,屏退左右,只留赵成与一名亲信幕僚。
霍云开门见山:“将军,霍某此来,是为天下苍生。朝廷无道,百姓困苦,若再不反抗,天下将再陷战乱。今扬州、金陵、镇江、常州、湖州、杭州、嘉兴、绍兴、温州、台州、福州、泉州、潮州、广州、南宁、桂林、邕州、钦州、龙州、思明州、镇南州、永平州、宁远州、安宁州、剑川州、永昌府、腾冲州、丽江府已响应,若将军愿举旗而起,必为江南所仰。”
段元庆沉吟不语,目光凝重。
霍云继续道:“将军所虑,霍某理解。朝廷尚存余威,若贸然倒戈,恐遭围剿。然若将军仍效忠朝廷,迟早会被其利用,成为征讨江南的先锋。与其如此,不如联合共抗,保一方安宁。”
段元庆缓缓点头:“霍将军所言,确有道理。然我段氏,虽有心,然边疆局势复杂,若贸然倒戈,恐惹朝廷震怒。”
霍云道:“将军所虑,霍某亦有思量。若将军愿举旗,霍某愿以扬州之兵为援,并联络诸镇,共抗朝廷。”
段元庆沉思良久,终是缓缓开口:“霍将军所言,令我动容。然此事重大,尚需与幕僚商议。”
霍云拱手:“理当如此。霍某静候将军佳音。”
辞别段元庆后,霍云回到客栈,赵成低声问道:“将军,段元庆真的会与我们联手吗?”
霍云淡淡一笑:“他已动摇。只要朝廷再施压,他必有动作。”
果然,数日后,朝廷再度遣使催促段元庆出兵讨伐江南,并命其限期上报兵员调度。段元庆接旨后,召集幕僚议事,终夜未眠。
次日清晨,段元庆亲自召见霍云,神色凝重:“霍将军,我愿与你结盟。”
霍云目光一亮,起身拱手:“多谢将军!”
段元庆道:“然我大理府,不能独力抗朝。若将军能联合其他节度使,我方可全力支持。”
霍云道:“此事霍某已有筹划。大理府既已响应,其余诸镇,必有观望者。霍某愿亲自前往,游说诸镇。”
段元庆点头:“将军若能成此事,大理府必全力相助。”
霍云起身,郑重道:“霍某此去,必不负将军所托。”
赵成道:“将军,属下愿随行。”
霍云点头:“好,你随我同去。”
风雪未止,忠义犹存。霍云再次踏上征程,这一次,他要走得更远,听得更真。因为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