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九头凤到九头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周后,龙口镇卫生院的小院里,突然飘来一股熟悉的酒味。
    我抬头一瞅,封四九慢悠悠地从门口走了进来。
    身上还有一股烧纸钱的味道。
    显然是刚唱完戏回来。
    他往院里的石凳上一坐,摸出酒瓶子,就着皮蛋喝了起来:
    “听说你们去恩施,撞见九头鸟了?跟我说道说道。”
    我和杜建国立刻搬了凳子,坐到他对面,把凤栖沟发生的事儿,都说了一遍。
    封四九听完,眯着眼笑了起来。
    “叫它九头鸟?倒也没说错,但你们知道不?在咱们楚人老祖宗的嘴里,这东西最早可不是这个名儿,那是九凤,凤凰的凤!”
    “九凤?这不跟凤凰是一家子?”杜建国问。
    “可不是一家子嘛!”
    “凤栖梧桐,难怪那个地方叫凤栖沟。”我叹道。
    封四九坐直了点,眼神飘远了。
    “早先楚地这块地界,老祖宗们都把九凤当守护神敬着!你想啊,那会儿云梦泽到处是水,山里头有猛兽,日子难过得很。但九凤不一样,传说里它专收拾那些带瘟疫的恶人,谁要是害了部族里的人,九凤一准儿找上门。”
    “老祖宗们还把它刻在青铜器上,吃饭前要拜,过节要祭,那阵仗,比拜山神还大!”
    他顿了顿,又抽了口烟,语气沉了点。
    “后来不行了。秦汉之后,别的说法进来了,有人说凤凰就该是一个头,是百鸟之王,哪有九个头的怪物?咱们楚人的九凤,一下子就成了异类。”
    “传着传着,九凤这两个字没人提了,改叫九头鸟。”
    “再往后,就更邪乎了。有人说这东西夜里飞的时候,翅膀扇风的声儿,混着脖子扭动的嘎吱响,跟老辈子那种快散架的破马车跑起来似的,夜里听着渗人,就给它起了个外号,叫鬼车。”
    “就这么着,一尊护佑部族的神鸟,硬生生被传成了带来死亡的妖物。说白了,就是话语权的事儿,也怪老辈人没文化,越传越歪。”
    杜建国挠了挠头:“那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话,不是骂人的?”
    “骂个屁!”
    封四九笑骂一句,蒲扇般的大手拍了下桌子。
    “最早这话是夸人的!你想啊,楚地当年多苦?洪水、瘴气、猛兽,老祖宗们能活下来,还建了楚国,靠的就是九凤那股劲儿!”
    “九个头,代表啥?代表九种活法!遇到事儿了不钻牛角尖,脑子活泛,能从九个方向想办法。跟人打架,也能抱团,跟九凤的九个头似的,从四面八方围上去,让敌人没辙!”
    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一脸的自豪。
    “所以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最早是说咱们湖北人跟九凤一样,聪明、能扛事儿,再难的日子都能熬过去,还能活得好!这是多大的荣耀?结果倒好,传了几千年,成了骂咱们狡猾、不好惹的话,你说气人不?”
    我听着,脑海里突然闪过凤栖沟那头巨兽的身影,忍不住开口:
    “我再次明白了,传说里的东西,不是全瞎编的。”
    封四九看我:“哦?咋说?”
    “就说这九头鸟,传说里九凤惩恶,现实里它确实专收人贩子;传说里它有九个头,咱们在凤栖沟亲眼见了,就是九个头。但不一样的,是传说把它神化了,说它能护佑整个部族,可现实里它就是个大号的鸟,有自己的捕食本能,连王国栋那样的好人都差点伤了。”
    我顿了顿,又想起之前在神农架遇到的山鬼,接着说:
    “还有神农架的山鬼,早先都说是鬼怪,结果呢?是菌丝网络成了气候。说白了,老辈人没见过这些东西,没法用当时的知识解释,就只能往神啊、鬼啊上面靠,结果越传越玄乎。但根子上,这些传说生物都是真的,只不过被夸张了,添了不少虚头巴脑的东西。”
    封四九听完,笑着点了点头。
    “你这小子,总算没白跑这一趟。”
    “老祖宗的话,不能全信,但也不能全不信。很多时候,那些神神叨叨的传说背后,藏着的都是真事儿。只不过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去把那些虚的假的扒掉,找出实的来。”
    说着,他抬头看了眼天,又道:
    “就像那九头鸟,现在你们知道它是翼龙遗种,不是神也不是鬼,可老辈人传下来的惩恶说法,不也没说错嘛?说到底,传说就是老祖宗给咱们留的线索,就看咱们能不能读懂了。”
    送走封四九后,我和杜建国又讨论了一阵九凤与鬼车的传说演变,对先民的智慧与神话的嬗变过程感慨良多。
    我发现,从龙口湖的水龙须与吸血毯,到巫峡江底的赑屃,再到雷鸣镇的夔牛以及凤栖沟的九头鸟,这些神秘的UMA都明显拥有智慧,甚至能够理解人类复杂的情感。
    在遥远的古楚时代,先民们究竟是如何与它们共存的?
    而像我和雅晴这样,身上带有特殊印记的人,又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思绪万千时,有人喊杜建国去喝酒。
    院子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望着天空,不自觉地摸着腰间的旧伤发呆。
    突然,院门口的光线一暗。
    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出现在那里。
    此人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靛蓝土布对襟衫,身形干瘦,脸上布满了风霜刻下的沟壑。
    他腰间挂着一个巴掌大的小香囊,飘散着一股草药味。
    来者,竟是雷鸣镇夔牛庙的那位神秘庙祝。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